“5G+醫療健康”從試點進入規模化推廣,需疊加多學科技術共促發展
“5G+醫療健康”是5G技術在醫療行業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隨著5G技術的深入發展和不斷成熟,遠程診斷、遠程手術、遠程看護逐漸得到廣泛應用,通過更迅速、更清晰的交流以及應用,進一步釋放醫療生產力,賦能健康事業。
在8月11日舉行的世界5G大會醫療衛生和健康論壇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表示,去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展的“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確定了987個試點項目,大力推動5G技術在衛生健康行業的應用發展,以“5G+急診救治”“5G+遠程診斷”“5G+遠程治療”“5G加重癥監護”為代表的典型應用場景,和5G遠程超聲機器人、5G移動監護儀為代表的行業終端不斷涌現,促進5G與醫療健康行業融合發展。
以點帶面,縱深推進“5G+醫療健康”規模化應用
毛群安表示,當前5G等新技術推動醫療健康行業快速發展,打破時間空間限制,讓醫療人力和設備資源流動起來,有效提高公共服務的供給數量和質量。
毛群安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例,搭載5G技術的救護車和直升機參與冬奧醫療保障工作,院前醫生通過實時的音視頻和急救指揮中心聯通,為傷員提供高質量救治,“5G+醫療健康”的應用取得顯著成效。
利用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可以不斷創新全民醫療健康服務模式,讓醫療機構更高效運作,讓醫學技術更精準地賦能智慧醫療健康服務新業態,毛群安也提出三點發展規劃建議。
一是推廣典型案例,助力“5G+醫療健康”規模化應用。毛群安介紹,目前進入到規模化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企業從試點進入規模化推廣,讓具備商業閉環的典型應用案例以點帶面,縱深推進“5G+醫療健康”規模化應用。
二是加快跨領域協同,共筑“5G+醫療健康”產業生態。5G與醫療健康產業的結合涉及信息通訊和醫療健康行業的多個領域,其深度融合甚至還吸引了來自物流配送、汽車等行業的跨界者參與。毛群安表示,目前產業鏈上下游各方需要進行廣泛合作。
三是加強央地聯動,營造良好創新發展環境。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結合本地區情況,出臺配套措施,在推動交叉學科創新、知識產權保護、醫療健康創新,企業和項目投融資扶持,復合型人才培養引進等方面提供支持,推動“5G+醫療健康”應用加速落地。
毛群安表示,全面推進數字健康發展,加快“5G+醫療健康”應用創新和規模化推進,將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技術支撐。
多學科技術疊加,共促“5G+醫療健康”應用落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原校長楊寶峰在會上表示,5G技術在可穿戴醫療設備、遠程監護等領域都已經有良好的應用與拓展,但還需要進一步與醫療服務和大數據分析結合。
“5G技術在可穿戴醫療設備領域的應用已經有多年的研究,通過對生命體征的檢測提供輔助的醫療判斷。可穿戴的醫療設備可以對人體的血糖、血脂、心率、血壓等實時的監控,目前已經非常的成熟了。”楊寶峰說。
在醫療領域,楊寶峰認為5G技術只是其中之一,還需要疊加信息技術、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等諸多技術學科,才能實現“5G+醫療健康”的應用落地。
如機器人輔助遠程診療系統,它是基于5G技術的實時智能交互系統,通過遠程超聲診療系統提交會診的申請,5G網絡會實時將信息傳輸給醫生進行診療,這些帶來了便捷的診療,但需要對患者進行實時準確且連續長時間的檢測,對信息傳輸和系統穩定性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并且需要機器人提供輔助診斷意見,是多學科集合的產物。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杰表示,5G技術催生全新的智慧醫療應用,正在推動醫院從規模擴張到提質增效,從粗放管理到精細化管理,成為改革創新的動力。
“醫院集團化發展對互聯互通的需求是特別的迫切。”喬杰表示,“5G+醫療健康”在推動醫療單位的信息化升級,靈活的網絡資源組合帶來多個院區、跨機構的信息平臺云影像診斷的同質化,既方便了患者,也節約了醫療資源。
依靠5G穩定的連接和傳輸的能力,喬杰認為不管是醫學教研還是普通的醫療數據儲存、算力資源的加載等,都借此實現了設備部署、平臺搭建、業務協同和劃片分區結合在一起,多位一體打造的智慧醫療一站式智慧服務能夠便民惠民。同時互聯網賦能醫院的高質量問診,互聯網醫院帶給患者全鏈條的服務,通過一站式服務的人臉識別安全加密數據服務,再到藥品配送到家,形成了新的醫療服務鏈條。
“從遠程會診到遠程查房,再到遠程手術,5G技術已經在多個醫院實施落地,讓移動查房如影隨形,遠程指導近在眼前,遠程會診可以上下貫通。”喬杰表示,從獨立的場景到全流程應用,摸索全流程的“5G+”的業務范式,是5G在醫療領域應用的特色化。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