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實施《關于“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實施意見》 市民網上看病可醫保報銷
“互聯網+”醫療服務越來越火,該如何定價?醫保怎么支付?從5月20日起,重慶市醫療保障局《關于“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開始實施,按照《意見》,公立醫療機構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主要實行政府指導價;非公立醫療機構則實行市場調節價。
按照《意見》,由市醫療保障局審批全市各級醫療機構已有線下項目通過線上開展或新增“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統一執行市醫療保障局公布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未經批準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不得向患者收費;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依法合規開展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可自行設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那要符合哪些條件才算“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據了解,設立“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應同時符合以下基本條件:一是應屬于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準許以“互聯網+”方式開展、臨床路徑清晰、技術規范明確的服務;二是應面向患者提供直接服務;三是服務過程應以互聯網等媒介遠程完成;四是服務應可以實現線下相同項目的功能;五是服務應對診斷、治療疾病具有實質性效果。
在價格方面,“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由市醫保局制定調整。公立醫療機構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主要實行政府指導價;非公立醫療機構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對新開展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可以由市醫療保障局制定或與醫療機構協議確定試行價格,試行期兩年。
為支持“互聯網+”醫療服務,對定點醫療機構提供的與醫保支付范圍內的線下醫療服務內容相同,且執行相應公立醫療機構價格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向市醫療保障局備案后,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并按現行規定支付。這就意味著市民在享受“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同時也能報賬。
目前,重慶已在市急救醫療中心等醫院啟動常見病、慢性病門診“互聯網+”醫保服務試點,高血壓、糖尿病特病患者通過網上問診后,可由醫生開出電子處方,醫保在線結算。
市民可選擇三種形式拿到自己的藥品:一是由醫療機構將藥品配送上門;二是醫療機構通過醫保信息系統將電子處方流轉到參保患者居住地附近的醫保特病定點零售藥店,參保人憑社會保障卡到就近藥店購藥,實現醫保就醫購藥報銷;三是醫療機構通過醫保信息系統將電子處方流轉到醫保特病定點零售藥店,由特病定點零售藥店為患者配送上門。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