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如何破解疫情下互聯網醫療曇花一現危機?
疫情下,大量就醫需要擠爆線下門診,也加劇了部分病患對線下就醫增加感染風險的擔憂。加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多次發布通知要求就應對疫情積極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以緩解定點醫院的診療壓力,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一時間,互聯網醫療成為抗疫的“第二大戰場”:一方面,遠程問診平臺趁勢涌現;另一方面,部分醫療機構主動開設線上問診服務。民眾對互聯網醫療有了空前的接受度,互聯網醫療也因此有了培育市場占領市場的絕佳契機。
但,互聯網醫療企業就迎來“春天”了?答案是未必。首先,此次疫情下,已有不少公立醫院、三甲醫院開始申請互聯網醫院牌照,比如北京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都在積極延伸服務范圍,為患者提供在線復診、續方、送藥上門、醫保報銷等更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相比民營互聯網醫療企業,出于對醫療質量的信任,大多數民眾還是會選擇由公立醫院開設的互聯網醫院,這樣勢必會對民營互聯網醫療平臺帶來一定程度的分流,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互聯網醫療平臺都能在本次疫情中受益。
此外,即使互聯網醫療在此次疫情下“叫好”,也未必“叫座”,這就是行業一直面臨的用戶再多,也難以變現的問題。比如受用戶青睞的預約掛號,沒法收費也就沒有收益;而在線問診,即使收取一定的費用,也難以覆蓋醫生工資成本。而有些平臺探索的收取醫療企業服務費、賣保險等盈利模式,但營收占比都并不高。
就以目前已廣泛普及市場的就醫160來說,其在2005年成立,直到2016年第四季度才實現單季盈利。而另一個互聯網醫療平臺平安好醫生2019年年報顯示,全年營業收入為50.65億元人民幣,但虧損為7.34億元。阿里健康2019年中報顯示,虧損額度從上年同期的9000萬元,縮減91.5%至760萬元。很顯然,這是個需要持續投入和燒錢才有可能實現扭虧為盈的行業。
作為處方的源頭,根據國家對互聯網醫院建設的要求,互聯網醫院必須依托實體醫療機構。也就是說,在這樣的大前提下,互聯網醫院可分為兩種,一是互聯網醫療機構掛靠實體醫院,成立互聯網醫院。二是實體醫療機構請互聯網平臺為自己搭建一個互聯網醫院平臺。這產生了兩個問題:一個是什么樣的互聯網醫療平臺才能掛靠實體醫療機構,這對虛擬平臺提出更高要求;二是站在可追溯可監管的角度來看,后者又醫院延伸開設的互聯網平臺,無疑更受患者青睞,這同樣對民營互聯網醫療企業帶來很大的挑戰。
據《互聯網醫療行業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6年,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保持著38.7%的復合增長率,我國互聯網醫療行業經歷了高速發展的時期。這一時間內,春雨醫生、丁香園、微醫等一批互聯網醫療公司迅速崛起,之后京東、百度等公司也紛紛成立了醫療健康事業部,阿里巴巴集團收購了中信21世紀,將其改造成阿里健康,醫療業務成為整個互聯網行業的香餑餑。
但是不難發現,互聯網醫療發展了多年仍未能成大氣候,未能深入人心自有其癥結,即使是疫情引發的需求暴增也無法馬上化解長期以來的供需矛盾和問題癥結,因為互聯網醫療企業的發展軌跡并沒有因為疫情發生本質的變化,只是疫情下催化了一些不得已為之的需求。因此,互聯網醫療短期爆發的需求很容易成為“曇花一現”,短暫燦爛而已,如何破解癥結,是其能夠堅持長跑的關鍵所在。
癥結所在,則是供需匹配問題。從供給端來看,互聯網醫療需要補齊線下醫療所存在的“排隊一小時看病3分鐘”的就醫服務短板,完善服務體系,例如通過互聯網向患者提供就醫咨詢、常見病診療、慢性病的日常管理、就醫診后管理、孕嬰等特殊群體管理等等,提供廣覆蓋的服務。
此外,從政策層面來看,既然要大力支持互聯網醫療發展,則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撐,如將網絡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范疇,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等,幫助理順利益鏈條,讓互聯網能夠為醫所用。
總體來說,互聯網醫療本質上還是一個慢行業,只有精耕細作、細火慢熬,才能出規模出利潤。不然,即使再來一個疫情,也不會改變行業面臨的困境。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卓泳
歡迎您分享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技術實踐和工作經驗。
投稿郵箱:sec@chima.org.cn
微信:1371606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