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掛號開展8年,深圳公立醫院預約比達8成
12月26日至27日,以“構建健康共同體,賦能先行示范區”為主題的2019深圳市衛生健康信息學術會議在深圳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深圳統一預約掛號平臺累計服務用戶1億人次,電子健康碼發碼一年來,深圳發碼量超過1100萬張。
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建平、《中國醫院》雜志社社長王才有、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吳兵、人民日報《民生周刊》雜志社編委陳文波等出席會議,開幕式由深圳市醫學信息中心主任林德南、深圳市衛生健康信息協會執行會長鐘山主持。大會還設主會場、五個學科專題分會場、網絡安全攻防大賽和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展示等環節,來自深圳市醫療衛生機構、醫療信息行業及科研院所共800余人參加了會議。
據悉,在全民健康信息化道路上,深圳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深圳是中國最早實現預約掛號的城市,2009年至2010年,深圳開始開展預約掛號建設工作,2011年,深圳市建立統一管理平臺,在全市公立醫院開展預約掛號工作,利用電話、網絡等多種渠道,推行實名制預約掛號,逐步規范預約掛號服務管理,提高預約掛號服務能力。截至目前,深圳市統一預約掛號平臺累積服務用戶1億人次,公立醫院的預約比達80%,市屬醫院達到95%以上,相比2017年8月底,公立醫院預約比提高將近30%,市屬醫院預約比提高12%,這意味著,深圳市民基本能接受預約掛號這一模式。
2018年年底,深圳全民健康信息化又往前邁一大步。依托深圳健康網和健康深圳APP,深圳在廣東省率先發布“全國電子健康碼”。電子健康碼是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統一規劃設計的醫療健康服務卡,關聯市民的個人信息、身份證、社保卡等信息,并以“二維碼”的形式存在市民的手機里,成為一張具有身份識別功能的“健康身份證”。市民只要打開手機亮出二維碼,從預約、掛號、看診到檢查檢驗、付費、取藥、看報告,都能刷碼搞定。時隔一年,電子健康卡(碼)在全市所有社康中心和45家公立醫院開展應用,發碼量超過1163萬張,用碼量達1473萬人次,醫院日均用碼超過10萬人次,移動掃碼支付帶來的便捷服務也為市民所稱道。
由于信息化的發展,在深圳,醫學檢驗檢查結果互聯互通互認,實現包括政府辦、社會辦醫院和社康機構之間信息共認共享,推進了醫療資源整合,降低了患者就醫費用。此外,深圳還建設家庭醫生統一簽約服務平臺和24小時熱線,讓家庭醫生責任制得以全面落地。
健康信息化對全面深化醫療改革有多重要?與會專家指出,健康中國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信息化發揮了支撐醫改的重要作用,應借助信息化技術把碎片化的醫療信息連接起來,為患者提供連續的健康服務。專家還提出,在大灣區和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區”的建設中,深圳將大力推動醫療健康信息化的創新發展,探索云計算、大數據分析、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建設智慧醫療健康的典范。
(來源:讀創深圳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