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需加強隱私保護?
加強互聯網醫療的患者隱私保護,首先應加快出臺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同時,研究制定健康醫療大數據確權、開放、流通的相關法規,并加強訪問者的權限控制。
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醫療,為患者看病吃藥帶來很多便利,但防不勝防的信息泄露問題卻讓人難掩隱憂。有律師表示,互聯網醫療的患者隱私權保護案例還屬鳳毛麟角,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可能并不知道個人信息已被泄露或泄露后應參照什么樣的標準進行維權。
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的出臺,算是真正給了互聯網醫療服務一個名分。建立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醫院突破了醫療資源分布在時間和空間方面的諸多限制,改善了患者的就醫流程,提高了醫療服務質量與效率。特別是,疫情暴發后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醫療為患者看病吃藥帶來很多便利。然而,防不勝防的信息泄露問題,卻讓人難掩隱憂。如何更好地保護患者隱私權,成為互聯網醫療未來發展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報告顯示,2019年7月9日,在暗網論壇以每條3元的價格售賣的醫院實時掛號數據,是由第三方預約掛號網站的短信平臺導致的泄露。該事件中,賣家稱數據隔天提供,每日10萬條,掛號信息包含用戶的姓名、手機號、對應科室等,是醫療詐騙和精準營銷類黑產需要的核心數據。另據媒體報道,2017年,浙江省松陽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一起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該案中有超過7億條公民信息遭泄露,8000余萬條公民信息被販賣,其中包括某單位醫療服務信息系統被入侵后導出的大量孕檢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互聯網醫療的飛速發展,相關平臺和醫療機構積累了大量患者基本信息、化驗結果、電子處方等數據。由于這些數據比其他常規性數據使用價值更高,系統安全保障措施又相對落后,使得互聯網醫療領域成為個人隱私泄露重災區。除了隱私信息易泄露,諸如“在線醫生”“在線專家”身份難辨真假、醫托陷阱密布等問題也層出不窮。
推進互聯網醫療需加強個人隱私保護。首先,加快出臺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使個人信息數據電子化的安全性,能夠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同時,研究制定健康醫療大數據確權、開放、流通、的相關法規,嚴格執行信息安全和健康醫療數據保密規定,建立完善個人隱私信息保護制度。再者,應加強訪問者的權限控制和訪問后的行為追溯,對訪問行為實行實時監控。
來源: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