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推動健康服務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化解看病就醫“煩”與“繁”
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正在滿足百姓就醫需求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天津市衛生健康行業大力推動健康服務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無論是三級醫院還是基層醫療機構,無論是看病就醫還是康復護理,“互聯網+智慧醫療”正在創造一個個新的醫療模式,化解看病“煩”與就醫“繁”。
“互聯網醫院”是一系列醫改探索中的重頭戲,近年來,天津醫療機構圍繞老百姓對健康生活的需求,紛紛敞開院門、推倒院墻,借助互聯網將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為百姓提供健康宣教、疾病診療、康復指導全周期的閉環服務。
日前,遠在內蒙古滿洲里的張女士通過互聯網,聯系到了天津醫大總醫院互聯網醫院醫務部部長、內分泌專家高樺。
原來,張女士患糖尿病多年,血糖一直控制不佳,糖尿病眼疾也越發嚴重。通過在線上了解情況,高樺幫助張女士預約了全科醫學科的床位,并提前通知她來天津辦理手續入院。入院后,張女士在醫大總醫院接受了全面的檢查,不僅系統治療了糖尿病,同時眼病也得到眼科專家的治療。出院時,張女士高興地說:“真是想不到如此順利,以后我在家還可以繼續線上問診、咨詢,互聯網醫院真方便。”
高樺介紹,互聯網醫院不僅得到患者們的高度認可,醫務人員本人的參與熱情也在不斷提升。現在,很多在互聯網醫院出診的醫生,早上六七點鐘就開始接待患者咨詢,直到晚上還要服務十幾名患者。雖然這些工作都要擠占醫生們的業余時間,但大家都有一個共識,能夠利用自身專業技能服務更多患者,是自我價值的展現,更是對自身能力的再提升。
去年以來,醫大總醫院全面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開拓線上醫療服務模式,至今已陸續上線了在線分診、線上繳費、藥品快遞、處方流轉、云影像、入戶護理、社區轉診、精準找醫生、健康管家等15個診療系統。通過推動行程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互聯網醫院建設,目前已形成便民惠民的全方位、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
醫大總醫院副院長鄧全軍介紹說,如何精準找到適合自己的專家,對很多患者和家屬都是一個困難,該院互聯網醫院為了解決這個痛點問題,專門設計了“精準找醫生”模式。一名患者應該去看哪個科室,應該確定一個什么樣的手術方式或者治療方式?醫大總醫院互聯網醫院專門安排服務人員向患者提供線上導診服務,指導找到適合疾病的精準醫生或者醫院專科。截至今年3月31日,該院參與線上服務的臨床醫技科室達到41個,上線醫生達到1127名,線上問診量達到274797人次,診療服務量遍布全球,藥品全年快遞36150單,覆蓋247個城市。
醫大總醫院黨委書記張建寧表示,互聯網醫院不是醫院服務的信息化,不是簡單的掛號、咨詢、開藥平臺,而是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為老百姓提供疾病診療、康復指導、健康宣教全周期的閉環服務,終極目標是改善醫療服務新業態。未來,該院將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自主診斷、物聯網平臺、區塊鏈技術等新基建內涵,逐步新技術開發運用,繼續探索打開一條新路,構筑互聯網醫療的明天。
基于當前人口老齡化,家庭空巢化等現實問題,大量慢性病老年患者、腿腳不便的老人們都會發愁去醫院就診。如何讓老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得到專業護理?天津醫療機構借助智慧醫療啟動“互聯網+護理服務”,解了這些老人的燃眉之急。
日前,李奶奶因突然腹痛來到南開醫院,一檢查發現得了膽管結石,必須盡快安排治療。在家屬的陪伴下,肝膽胰外科專家為李奶奶進行了膽管探查—膽道鏡取石術,術后老人康復的效果很不錯,很快就被家人接回家休養了。
出院后李奶奶應該到醫院更換引流袋,家人一度為此很發愁。后來家屬聽說南開醫院推出了互聯網醫院,可以提供“互聯網+護理服務”,于是在家用手機在醫院線上平臺上下了單,把護士請到了家中,順利完成了更換。李奶奶高興地說:“我走不了路也下不了樓梯,去趟醫院別提多費勁兒了,現在這互聯網真是方便,足不出戶就把護士約到家。”
南開醫院護理部主任李金亭介紹說,“互聯網+護理服務”主要內涵是以“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模式,為出院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重點人群就是高齡或失能老年人、康復期患者和終末期患者等行動不便人群以及其他有居家護理需求的特殊人群。從2019年在全市率先啟動“互聯網+護理服務”以來,該院組建了122名護士組成的服務團隊,這些護士都至少具備5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和護師及以上技術職稱,均經過了崗前培訓并考核合格。
李金亭說,目前該院“互聯網+護理服務”已包含肛管排氣、便秘護理、氣管切開護理、口腔護理、灌腸、更換鼻飼管護理、導尿、造口護理、PICC維護、壓瘡預防、更換引流袋、鼻飼等10多項服務,有這些需求的患者都可以在南開互聯網醫院線上平臺申請護理到家服務,護士團隊看到患者申請后,會根據服務內容、預約時間、住址位置等選擇接單,利用業余時間上門服務。
南開醫院胃腸外科一科護士張蕊是“互聯網+護理服務”團隊中的一員,具備造口治療師資質的她,已經為很多患者提供了上門護理服務。張蕊說:“很多直腸癌術后患者都需要進行造口護理,但由于現在專業造口門診偏少,再加上有的患者行動不便,影響了他們及時得到專業護理。現在有了‘互聯網+護理服務’確實很方便,我本來就跟這些造口患者有微信群,他們在微信群里提前跟我商量好時間,然后到醫院線上平臺下單預約,我就可以接單上門服務,雙方都會感覺很方便。”
李金亭說,“互聯網+護理服務”是一種新的嘗試,打破了傳統護理局限,可以使更多的醫療資源進行優化整合,為更多的患者進行服務,從而也能夠讓優質護理資源直接下到基層,讓護理延伸,讓關愛延續。
從西醫到中醫,從慢性病到常見病,從家庭醫生到上門護理,如今“互聯網+醫療健康”也正在推動基層醫院服務能力和效率“再提升”,讓越來越多的市民在家門口乃至足不出戶就能獲得優質醫療健康服務。
在天津市衛生健康委主導下,協同全市267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啟動建設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開創了省級行政區基層醫療數字化升級的先河。
62歲的王阿姨患有骨質疏松癥,需要長期服藥。以前,家住津南區的她都是到八里臺鎮衛生院預約登記藥品留下姓名和聯系方式等信息,醫院購進藥品后再通知她來取藥。如今,王阿姨到八里臺鎮衛生院直接掛號開藥并在結算處留下聯系方式,轉天快遞就會免費送藥上門,省去了等藥時間。
王阿姨享受的便捷取藥服務,是“基層數字健共體”的數字化應用“四朵云”之一的“云藥房”在發揮作用。“云藥房”不僅銜接二三級醫院的用藥目錄,藥品種類超過3000個,還將人工智能技術和人工審方相結合,從用法用量、藥物相互作用、禁用慎用藥等方面,對每一張處方進行審核,確保患者按時、按量合理用藥。
“基層數字健共體”通過數字化賦能基層醫療,依托天津標準化全科門診建設,落地了包括“云藥房”“云管理”“云服務”“云檢查”等“四朵云”平臺,落實了“互聯網+護理服務”、健康管理等便民舉措,為患者提供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醫療健康服務,打通院內院外場景,真正落實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制度。
同樣家住津南區的范先生日前遇到了一個大難題,他弟弟今年62歲,獨身多年,原本就患有11年的頑固面癱,如今突然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弟弟的照護問題讓他犯了難。
后來,范先生通過雙閘衛生院醫生了解到了“基層數字健共體”可以提供居家服務,知曉了服務流程后,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情預約了三次針灸治療。隨后,雙閘衛生院的醫生按照約定的時間準時上門服務,經過三天的針灸治療配合中藥,弟弟的癱瘓情況有了明顯改善。見到效果的范先生,又預約了多次針灸治療。范先生感激地說:“‘基層數字健共體’真是給我們這些有病人的家庭解決了大麻煩。”
服務靠前一步,群眾的滿意提升一步。今后天津將繼續推動“基層數字健共體”在更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落地,并不斷探索和擴大服務范圍,持續提升服務質量,讓更多市民享受便利、高效、優質的醫療健康服務。
來源:津云客戶端
上一篇: 全國首個!福州率先落地"醫保先診療、后付費、0結算"試點
下一篇: 醫療信息化新聞一周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