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院產品觀(十一):適老化設計
前言
最近,我經常收看一檔名為《夢想改造家》的節目。這檔以家居裝修改造為主題的節目中,經常會提到一種設計理念:適老化設計。
適老化設計,顧名思義,是一種針對老年人群體的人文關懷式設計。通過在商場、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中,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及行動特點,做出相應的設計,包括實現無障礙設計,旨在讓“建筑更加人性化,適用性更強”。為老人營造一個便利且安全的生活環境。
今年春節,父母來我家過年。我是做技術出身,家里自然少不了智能家居的身影。但是這些給我帶來諸多便利的科技產品,卻給父母帶來了很多麻煩,甚至讓他們顯得無所適從。為此,我進行了一系列“去智能化”改造,把一些使用率高、便于替換的智能設備,換成了更符合父母操作習慣的傳統設備。
這段經歷讓我認識到,“適老化設計”不僅僅是電視屏幕中的一種高大上的設計理念,它就在身邊,關乎每個人的生活。
1適老化設計的醫療應用場景
節后,一次去醫院的經歷讓我意識到,適老性設計在醫療場景中的重要性。
以往去醫院,我更多是出于參觀、辦事等目的,心態較為平和。這次不同,當我卸下所有的職場身份,純粹以一個患者家屬的身份,帶著焦躁的情緒,在一所陌生的醫院里來回奔波時,心態和訴求都變了。
比如,當我手里拿著一堆單據找路時,我完全沒有心情去掏出手機,掃二維碼,拉起什么小程序,再跳轉到院內導航。
相反,我下意識地傾向于選擇肉眼可見的指路標識,我覺得這種無需借助任何技術的工具,在緊急情況和焦慮心態下非常好用。
再比如,當我使用各種自助機服務時,總是被一些不規范的設計搞得很困惑,比如下面這臺取藥自助簽到機:看似挺大一塊屏幕,近三分之二的內容是與我的流程無關的廣告,還占據著主視線。當你帶著焦慮的心態站在這樣一臺“不懂事”的機器面前時,你甚至覺得它就是來給你添堵的,而不是幫你解決問題的。
類似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舉例了,也不是針對某個具體的醫院或者公司。我想要表達的是,如果連我這樣的從業者,在醫院就診時,面對各式各樣的數字化工具和場景,都免不了困惑,那可想而知,中老年群體在面對所謂的智能化就醫場景時,要面對怎樣隱形的數字鴻溝,會是怎樣的無所適從。
2老年群體的特點
個體在進入老年期后,老年群體的生活特征和認知能力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變化。對此,在《順豐速運APP適老化體驗設計復盤》一文中,作者將老年群體的退行性變化特征分為視覺、操作和認知三個方面,具體如下:
圖源自“SFUP Design”公眾號
3對于適老化設計的幾點建議
一是遵循既有的設計規范。在數字醫療誕生之前,傳統醫療已經存在很多年,在用色、文案、樣式方面,早就形成了一套既有的行業規范。數字化的醫療產品作為一個后來者,更多的應該是去遵守規范,而不是盲目創新。
比如下圖是我醫院門診大廳里張貼的一張“取藥流程”,與門診大廳主色調保持一致,有事說事兒,重點突出,沒有任何的干擾項和多余信息,一目了然。
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某個門診自助機界面,一眼看過去,是不是覺得內容“過于豐富”?信息密集度高,文本獲取難度大,與患者無關的干擾選項太多,尤其是文字上的圖標,既是干擾項,還擠壓了文字顯示的空間,背景圖更是一個與需求毫無相干的整體干擾項。
二是從真實世界自然引出數字場景。在數字場景出現之前,用戶對于醫療場景的認識和習慣多來自于真實世界,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線下,這個線下世界的既有設計規范和使用習慣,每個人都耳熟能詳,都是這樣看著過來的。數字化醫療工具和場景的介入,既不應該擠壓傳統醫療場景的空間和位置,更應該借助傳統場景,選擇更平滑的方式,在傳統世界和數字場景之間,搭建一個平滑的過渡橋梁。
比如,把拉起院內導航的二維碼,就放在傳統導航里,既保留了傳統導航的直觀便捷,也預留了數字化工具的入口。
還有個很好的例子,很多醫院里都有類似“專家簡介”的海報和宣傳欄,散落在門診大廳、科室走廊以及醫院的主干道上。仔細留意會發現,盡管隨著各類在線業務的上線,類似專家簡介、出診信息等信息已經陸續搬到手機屏幕里,但是,傳統的海報和宣傳欄前,還是不時的有患者駐足觀看,甚至拿出手機拍照。這說明什么呢?
首先,海報和宣傳欄,在內容展示的可視性上,確實比手機屏幕要好太多,也更符合中老年群體的閱讀習慣。其次,由醫院張貼的海報和宣傳欄,代表了一種官方背書,更容易獲取患者信任。
那么,是不是可以考慮,在海報、宣傳內容中增加二維碼,通過掃碼拉起醫院的官方公眾號、醫生的個人主頁、排班信息等等,讓用戶快速獲取自己想要的資源,同時建立真實世界和虛擬場景之間的關聯。
三是尊重患者的心態。誰都不希望自己老去,更不愿意別人把他當作老人。有一陣兒我父親總是丟手機,我媽當著他的面跟我說,給你爸買個老人機算了,省事,丟了也不可惜。我爸一聽就不樂意了,我趕緊打圓場說,我爸玩智能手機玩得挺好,還是給他買之前那款智能手機,小心點就是了。
所以,在做適老化設計的時候,不能只考慮產品本身的功能,也不是把字體調大一點、對比度調高一點那么簡單,而是要用同理心來覺察老人群體的心理和情感,不能讓他們覺得,因為自己老了,我們才設計了這個產品去幫他(她),而一旦用了這個產品,就意味著被打上了“老人”的標簽。就像我剛才提到的例子中的老人機。
在這方面,國家政務平臺就做得很好,在“防疫健康信息碼”界面底部,采用了“關懷模式”的描述,而不是“老年模式、老人版本”等,技術的溫度,就體現在這些細微之處。
再舉個很好的例子,很多人都有個習慣,看到不錯的科普文章,會順手轉發給自己的父母,我也是這樣。但時間久了我發現,科普文章邏輯嚴密、內容都不短,想要希望父母準確理解其中的意圖,多少有點兒難度。我只能在轉發的同時,把文中的重點摘錄給父母看,提醒他們注意。
最近,在一些醫學科普文章中,我發現了積極的變化:在文章的開頭或者結尾,用一張圖,配上較大的字體,把文章重點羅列總結,父母只需要看這張圖,就能掌握精髓。我認為這也是一種適老化設計的體現。
4結尾
我常聽到一種說法,青年人是引領浪潮的“數字原住民”,中年人是亦步亦趨的“數字移民”,老年人則是被拒之門外的“數字難民”。適老化設計,就是為了消除三種身份之間的割裂感,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畢竟每個人都會老去,現在以產品設計者的身份進行適老化設計,就是幫助老去后的自己。
作者簡介
李楠,CHIMA青年委員。現從事醫院管理和信息化工作。作者觀點僅代表個人,純屬技術交流,與供職單位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