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濤:互聯網醫療下精準預約模式探索
創建于1844年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以下簡稱“上海仁濟醫院”)是上海開埠后第一家西醫醫院。醫院現為四院一所布局,核定床位2750張,設54個臨床科室。在醫院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信息化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支撐作用。
“信息化緊跟醫院統一發展規劃,以安全生產為根基,業務需求為基礎,創新技術為手段,智慧發展為方向,聚行業英才,齊心協力,為公立醫院‘國考’、智慧醫院建設、醫院高質量發展做好信息化強力支撐。”上海仁濟醫院信息中心主任鄭濤談到,近年來,醫院開展了多院區一體化、互聯互通、互聯網醫院、醫技集中預約平臺等信息化建設,并成為上海市首家完成醫療付費一件事的醫院,提升了醫護人員工作效率,優化了就醫流程,方便患者就醫,全方位推動醫院數字化轉型。
探索精準預約模式
很長一段時間,醫療資源緊缺和分配方式的矛盾成為醫療中的核心問題,具體體現為專家號太難搶、就診排隊太長、加號規則不明確、就診環境嘈雜等,由此導致醫生與患者之間的矛盾升級。對此,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出優化預約診療等便民措施,方便患者就醫。
響應政府號召,結合院內情況,上海仁濟醫院借助信息化技術,積極探索了互聯網醫療下的精準預約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化預約診療。對此,鄭濤強調:“我們開展精準預約的出發點是讓專家在患者就診前了解他們的病情,讓大病、重癥、急難病患者得到及時、精準的治療,同時打通患者與專家之間交流的‘通路’,施行精細化的號源分配與管理規則,保證公平規范。”
需求探索三步走
為了更好地推動精準預約落地,上海仁濟醫院采取了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是精準加號。所有的精準預約號和原有的就醫服務號都是通過一個門戶進行展示,醫生可以看到普通開放的專家號和精準預約號。對于精準預約的患者,醫生可要求他們上傳檢查檢驗報告等資料。上傳成功后,醫生會在后臺和企業微信收到消息提醒,在企業微信上審核患者上傳的精準預約申請資料,查看患者的病情信息。
第二步是精準看診。如果精準預約的患者在上海仁濟醫院做過檢查檢驗,醫生可以通過企業微信端的醫生端精準預約審核入口,一鍵調閱患者在院內的所有報告,實現了統一調閱復診患者的資料。
第三步是精準團隊。為了給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診療服務,上海仁濟醫院推出了精準團隊預約,患者初診時開具檢驗檢查項目的報告發布后,可以由對應專病的專家團隊協同完成后續治療,由此整合了醫療資源,提升整體診治質量和效率。
實現科學規范管理
上海仁濟醫院的精準預約上線是號源按照審核步驟按需分配到所需患者受眾,覆蓋全院22個臨床科室和百余位臨床專家,目前申請患者數達到近14萬人次,受益患者達到4.2萬人次。
“精準預約模式的效果和價值是通過信息化,細化醫生和患者的需求,建立統一規范的管理方式,制定了有效合理的號源規則。”鄭濤介紹,為了保證精準預約的科學有效,上海仁濟醫院在項目啟動之初征集了專家需求,開展了流程設計和流程確認,整個開發過程由門急診辦公室、信息中心等多部門共同配合,20多個臨床科室近百名專家共同參與。經過多輪試點,上線了精準預約通道、精準預約團隊通道和精準復診通道,打通了患者端(就醫服務號)、醫生端(企業微信)和醫院號源(HIS系統),有效配置了醫療資源,推進精準預約有效落地。
借助精準預約模式,上海仁濟醫院有效降低了專家的平均看診人次,提升了專家收治患者的比例。對此,鄭濤認為:“該模式充分體現分級診療體系中三級醫院的功能定位,使專家的工作從被動應診到主動篩選,從診中判斷到診前評估,提高了醫療工作效率,提升了醫療工作價值,同時方便患者精準找到合適的專家,便捷預約目標專家,不再需要‘拼手速、拼網速’。”
在鄭濤看來,細節決定成敗,在細節方面突破是小舉動大收獲,要考慮好怎么把流程更細化和優化。她進一步指出:“我們借助并不高深的技術方式,結合業務需求,為醫生和患者提供他們所需的服務,小改進解決大需求。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堅持實名認證,切實為患者著想,控好細節,最大程度杜絕黃牛等問題,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談及未來規劃時,鄭濤強調:“我們將充分利用互聯網/5G通訊等信息技術,做好分級診療體系中三級醫院專家的定位,進一步完善預約模式,開展醫技項目集中預約、住院床位預約、手術時間預約、多學科會診預約等工作,有效配置優質醫療資源,全方位踐行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實施患者體驗提升行動,服務‘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
下一篇: 醫院后勤助力醫院“雙碳”目標實現路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