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我們需要怎樣的家庭醫生?寫在京東家醫發布后
昨天京東發布了旗下的家庭醫生產品:京東家醫。我抽空看了產品發布會,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對于京東來說,這是一款全新的產品,對很多用戶來說,“家庭醫生”一詞也充滿了新鮮感。
但是對我來說,這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大概在一年前,我就購買了平安好醫生旗下的家庭醫生服務。
如今,在看京東家醫發布會時,難免會想到自己當初使用平安好醫生家庭醫生的經歷,以及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想法和思考。
幾個原因:
(1)當時自己得了筋膜炎,最初也沒當回事,延誤了病情,后來越來越嚴重,小問題搞成大麻煩,不僅耽誤事兒,還錯過了一年一度的蘭州馬拉松。于是,自我反省,身體問題,還是要及時向專業人士咨詢,切勿自我診斷。
(2)按理說我在醫院工作,近水樓臺,似乎沒有購買家庭醫生的必要。但是,真正身在其中,你就會明白,免費的東西是最貴的。每咨詢一次病情,都要耗費人情以及別人的時間。久而久之,自己也有點兒不好意思。
(3)價格因素。正當我考慮花錢請個專業醫生解決問題時,平安好醫生剛好推出家庭醫生服務,費用是499一年。上線初期,補貼力度很大,送一堆東西,比如100元的話費充值卡,還有大閘蟹的券等等,總體考量,性價比還是挺高的。
(4)醫生資質。簽訂家庭醫生服務前,平安好醫生根據我的情況,向我推薦了一位擅長相關領域診治的醫生。我看完他的官網簡介后,又去查了一下知網(沒錯,就是翟天臨都不知道的那個知網),找到了這位醫生發過的論文,對比了一下工作單位、研究方向等細節,心里大概有了底。
基于以上4點考慮,我購買了平安好醫生的家庭醫生服務。
接下來我就不記流水賬了,主要說說體驗一番下來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
(1)服務熱情,隨叫隨到。畢竟是付費用戶,做到這兩點也是理所當然的,服務態度完全滿足我的期望值。這其中還有個有意思的細節,每次我向醫生提問,對方都會很快回復,有時甚至是“秒回”,我想背后應該有一套智能客服系統在輔助醫生團隊來共同做好服務。
(2)耐心細致,專業靠譜。這個也沒啥好夸的,畢竟是專業人員服務,給出的思路、建議以及方案,都很專業。在專業醫生的跟蹤和指引下,我的足底筋膜炎康復之路終于走上正軌。
這里也有個有趣的現象:家庭醫生主要是通過企業微信跟我溝通的,對方說話時會非常地嚴謹和慎重,并且要求用戶配合,提供近期的檢查結果等有效信息,家庭醫生才會給出相應的建議。
在我看來,家庭醫生這種嚴謹的態度,既是一種專業的姿態展示,也是一種很好的科普宣教。耳濡目染之下,用戶對于疾病和健康的認知,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3)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線下就診的痛點和問題。誰都不愿意出門看病,尤其是看病時那種慢、堵、無力和孤獨的體驗,讓人抓狂。
平安好醫生和京東家醫,顯然都抓住了這個痛點,給出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即,線下的就診預約和陪診服務,先不說到底這個服務能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至少是在看病的過程中,有人陪了,有人問了,有人管了,我覺得這就很不錯了。
可惜的是,因為我們醫院不在平安好醫生的覆蓋范圍內,因此也沒法親自體驗和感受這項服務到底怎么樣,以及一些細節,比如第三方家庭醫生如何跟公立醫院去對接、獲取醫療資源等。
缺點:對于用戶健康管理的滯后性和依賴性
在聊缺點時,我的出發點是,對事不對人。換句話說,一年前平安好醫生家庭醫生遇到的問題,現在的京東家醫和其他同行,很可能也會遇到,因為大家都在一個生態圈,面臨的都是同一批用戶。
由于沒法獲得用戶完整的病歷和既往史等完整、連續的健康信息,因此網絡家庭醫生對于用戶的認知了解,只能依賴于用戶主動向家庭醫生的反饋,比如口述病情、病歷和檢查結果的翻拍等等。
這就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需要用戶積極配合。患者要有意識地留存自己的就診信息,并且能主動地、順利地把這些信息傳遞給家庭醫生,別小看這些小事,你覺得這是件再小不過的事,將用戶群體放大到一定體量,它就是一件有門檻的事。別的不說,用戶有多大的意愿堅持去做這件事?在轉遞信息的過程中,會出現多少損失和失真?比如用手機拍影像資料再轉發給家庭醫生等等。
二是用戶健康信息傳遞的滯后性。由于家庭醫生和用戶沒有建立一套即時檢測和數據共享機制,因此沒法第一時間對用戶出現的健康突發事件進行有效干預,很大程度上會錯過這個干預的最佳時機。
舉個例子,前些天我去西藏扶貧。第一次上西藏,身體需要適應的過程。到西藏第一天,我戴的智能手表頻繁提示:心率過高、心率過高、心率過高。我用隨身攜帶的血氧測試儀測了一下,也發現數值比較低。由于當時忙著工作,我只能先忽視提醒和身體數據的變化。等晚上忙完后回到住處,才想起來給家庭醫生截圖發個微信,告訴她自己目前的情況,請她告訴我該如何應對調整。
實際上,像我這種用戶,通過多年的積累和習慣養成,已經攢了一堆個人健康數據了:從早上起床后,站上智能體脂秤,然后用智能牙刷刷牙,再戴上智能手表出門,期間工作、健身、運動等,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個人健康數據。
但這數據放我這兒,它產生不了價值,新鮮感一過,對我來說意義就不大了。但是對家庭醫生來說,這些數據如果綜合起來分析,肯定是能及時發現問題的:比如,如果最近我突然不產生刷牙數據了,同時體重開始上升,心率波動也跟平常不一樣,這些變化組合起來,是不是可以說明,我的日常生活場景發生變化的可能性比較大,醫生應該要及時進行問詢和干預了?
平安好醫生家庭醫生的口號是“找個醫生做朋友”,但有點兒遺憾,由于缺乏完整、連續的用戶健康數據支撐,讓健康管理很難做到精準,很難深挖用戶痛點和需求,在順利完成筋膜炎的康復治療之后,我和家庭醫生之間的溝通,逐漸變成尬聊和禮貌性問候。最終我只是實現了“找個醫生做網友”。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網友是沒法救急的,只能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聊天,解解悶。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科醫生缺口大、服務能力不足,以及部分地區“簽而不約”等問題依然存在。
“簽而不約”的一個核心問題是,醫患雙方的意愿不足,條件不足,精力也不足。
互聯網醫療是提高醫生效率、提升醫療服務可及性的有效手段。以平安好醫生、京東健康為代表的社會力量參與并推出商品化的家庭醫生服務,本身就是對中國家庭醫生簽約體系的有益補充和有效助力。
另一方面,普通用戶和專業的醫療機構在直接溝通時,總會因為雙方在認知層面的巨大差距,導致低效率的溝通,甚至是諸多誤會和誤診。我想,如果能在醫患之間引入家庭醫生的角色,扮演一個引導、銜接、管理的多重角色,逐漸培養患者的個人意識提升,由此可以帶動整個醫患關系得到改善、優化甚至重構。
以上便是我對家庭醫生的一些思考,由于試用時間有限,僅從個人角度表達自己的看法,不到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CHIMA 2020廣東分會場暨2020年“尋找最美抗疫醫信人”評選表彰大會的通知
CHIMA 2020福建分會場安排暨福建省醫學會醫學信息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成立大會的通知
CHIMA大講堂直播與回放:
https://djt.chima.org.cn
全國衛生健康行業網絡安全技能大賽:
https://chcsc.chima.org.cn
上一篇: 傳承與創新-回憶我的參會經歷
下一篇: 趁熱打鐵推動互聯網醫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