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院產品觀(五):護理篇
近兩年,醫院信息化發展進入快車道,數字化醫院的熱潮尚未完全褪去,智慧醫院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一名醫院信息化工作者,我在第一時間,在臺前幕后,真切地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新趨勢和高科技的浪潮。
高興的同時,我也感到一絲隱憂:當冰冷科技越進步,人們會更加渴求對象具有溫度。
因此,便有了《智慧醫院產品觀》這個系列的文章。此番寫作的目的,旨在權衡新技術的得與失,探索交互設計的平衡,讓科技回歸人性,重拾質樸。
下面這張圖片,是我在某病區護士長辦公室看到的。
這張圖片包含的信息量很大。限于篇幅,撿重點說:
一是:護理部很忙。無須多言,從圖中可以很直觀地看到護理部的工作強度和工作節奏。
二是:護理工作在忙什么。
圖中展示了醫院護理工作的兩個重點:護理管理和臨床護理。
我個人理解:
護理管理是一項對內的工作,重在管自己人,包括質控、人力資源、績效、考試培訓等,這是一項人員和任務密集型的管理工作;
臨床護理是一項對外的工作,重在管病人,主要圍繞醫囑和病人進行治療處置、觀察監護等,這是一項低容錯率的實踐工作。
站在信息化視角看護理工作,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是多線程并發。護理工作千頭萬緒,隨時會有新的進程(任務)加入護理工作人員的個人時間軸,而進程之間的優先級、排序等一直在隨著工作進行動態更新。
這一點類似我平時使用任務清單軟件對個人事務進行管理。不同的是,我的事務提醒來自于自我輸入和管理,而一位護士則要同時接受多個方面的指令,無論是指令密度還是執行難度方面,都是我這種個人行為無法相比的。
圖1:個人事務管理清單中,對于周期性任務的提醒設置
二是需要頻繁的回執確認。護理工作的另一個特點:周期性和重復性的任務多,比如醫囑轉抄、校對、打印貼瓶、配藥核對、床旁核對、夜間查房等。對于這類任務,如果不加以干預(質控),隨著任務不斷地循環和追加,工作質量下降,忙中出錯近乎于一種必然的結果。
因此,需要進行不間斷的提醒和確認;對于重復性任務的反復提醒和確認,也體現在個人事務管理中,這種理念是相通的。
圖2:個人事務管理清單中,對于重復性任務的提醒和確認(圖片下方還有一行“已完成”,需要滑動屏幕才能看到)
除此以外,考慮到醫生對于病情的了解是間斷、片面、不及時的,所以,必須有護士輔助醫生,與之形成互補,全面、連續地觀察病情。在這個過程中,醫護之間的工作互動會非常頻繁,比如醫生下達的醫囑,護士對于病人異常體征的反饋等等,這類帶有指令性的互動內容,不僅需要留下痕跡,也需要及時的回執確認。
三是需要輔助決策。上文中提到,臨床護理是一項低容錯率的實踐工作。這一點類似高速駕駛,因為速度快,每個人的反應時間都很短,因此容錯率非常低,一旦發生事故,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
面向病人的臨床護理工作也是如此,環節任務多,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做決定,任何一個環節的瑕疵和差錯都會帶來不可預見的后果。
觀察評估是臨床護理的重點之一。對于觀察監護有三個要求:一是及時,二是證據量化,清楚看到病情的狀態和變化趨勢,三是動態評估。
從IT視角來看,可以將臨床護理的觀察評估簡化為三個步驟:感知、計算和決策。
想要近乎完美的上述三個步驟,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感知要及時,意味著護理人員不僅不能遺漏患者的任何當下體征,還要與過去的數據進行比較,才能全面、連續地了解病情,才能發現異常。
(一位護士長告訴我,護士應該對每個病人了解的內容包括癥狀,病史,體征,功能,認知,心理,社會,診斷,醫囑,檢查結果。)
計算和決策要精準,意味著護理人員需要非常強的分析和處置能力。
但現狀是,并不是每個護士都有對于信息的敏感度和對于復雜信息的分析處置能力(就算有,也架不住長時間高強度工作中的能力下降)。因此,想要快速準確地做出處置,不僅需要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支撐,更需要一套“招之即來,來就能用”的決策輔助系統作為支援。
(1)護理信息化的設計理念
最近因為對護理信息化感興趣,沒少往科里跑。在請教過很多領導和同事,跟隨他們參觀護理工作流程之后,我理解的護理信息化核心理念是這樣的:
對于護理管理,要借助信息化,形成一種“穿透式、無死角”的管理和質控體系;
對于臨床護理,要借助信息化達到幾個目的:一是對于病人的觀察沒有遺漏,二是對于病情的反饋和處置沒有延誤,三是盡可能提高處置的準確度和效率。
(2)護理信息化要重視的兩個問題
去過很多展會,看過很多產品,總覺得大家的護理信息化做得都不錯,至少有一個很繁榮的生態,但一個生態從繁榮到適用,從適用到好用和管用,還是有點距離的。
目前看來,護理信息化需要關注幾個重點問題:
一是導向問題:硬件重要還是理念重要?
無論是出去看展會,還是聽公司講解幻燈,或多或少地都給人一個感受,似乎硬件更受關注。
以護士站大屏為例,很多人只關心屏幕大不大,界面好不好看,交互方式多樣化等等,只有護理部更關心內容全不全,內容的更新是否及時和準確等。
再比如,有些護士站大屏,雖然屏幕很大,界面很好看,但內容居然不是自動更新的,而是需要用戶在PC端手動維護,才會在大屏端顯示,其易用性甚至比不上傳統的黑板,這種方式顯然是與護理工作的理念背道而馳的。
信息化只是一種工具,工具只有在對的人手里才能發揮正確且最大的效用,信息系統只有與護理管理理念和文化相互融合才會具有重要的價值潛能。
如何吃透護理信息化的需求和理念?個人認為,護理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對于其需求和理念,既不是坐在辦公室能想出來的,也不是去幾次醫院調研就能摸透的,而是應該長期在看得見護理工作的場景中,讓從事護理工作的人來主導,在反復揣摩流程和打磨細節的過程中,才能領悟護理工作的精髓,做出讓人滿意的產品。
二是先打基礎還是先上系統?
信息化能否起到支撐護理工作的作用,既取決于開發者對于護理工作的領悟,還取決于一些基礎工作的準備。
比如網絡:隨著護理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各種智能設備和終端也越來越多,對于這類設備,有一個必須的要求就是:實時在線。手機沒電或者沒信號,錯過的只是電話,事后再聯絡就好,但護理信息化設備因為網絡或者其他原因掉線,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無法估量。
比如數據:想要在護理工作中隨時獲取有效、合適、滿意的決策支持,對于數據的準備工作必不可少。以護理數據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為例,這其中包括護理術語、護理編碼、護理流程等,標準化工作雖然繁瑣,但它是數據在體系架構內部順利流轉的基礎。
《智慧醫院產品觀》系列文章源于2019年初,是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利用業余時間在CHIMA公眾號撰寫的,其初衷也很明確:旨在衡量新技術的得與失,探索交互設計的平衡,讓科技回歸醫療與人性,重拾質樸。
今年初疫情期間,我在微博上看到一種觀點,將矛頭對準了“智慧城市”,大意是:面對疫情,絕大多數智慧城市不僅沒有拿出像樣的成績,甚至被疫情打成了篩子。
雖然上述觀點沒有直接對準智慧醫療,但同樣都帶著“智慧”這個前綴,盡管論點尖銳,但“話糙理不糙”。
我慶幸自己在《智慧醫院產品觀》文章中,沒有盲目地吹捧技術,而是盡可能站在醫療角度去考量技術,獨立思考。在今后的寫作和思考中,這也是我堅持的基本準則。
點擊此處即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