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偉:矢志不渝維護人民健康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健康根基
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維護人民健康。革命戰爭年代,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黨領導的衛生機構和衛生人員千方百計醫治人民群眾疾病。新中國成立初期,黨領導衛生機構迅速建立覆蓋城鄉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創造性建立赤腳醫生、農村合作醫療機制,人民健康水平迅速提升。改革開放后,黨領導衛生健康事業加快發展,持續開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明確提出要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確立了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作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頒布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開啟了健康中國建設新征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84%的縣級醫院達到二級及以上醫院水平,遠程醫療協作網覆蓋所有地級市和所有貧困縣,基本實現村村有衛生室、鄉鄉有衛生院,近95%的家庭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醫療點,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可及性不斷提高;健康扶貧成效顯著,近1000萬因病致貧返貧戶成功脫貧,初步建立起防止因病致貧返貧的長效機制;有序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積極推進健康老齡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之路。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降至2020年的16.9/10萬、5.4‰,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醫療衛生體系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健康基礎。面向未來,要把黨領導衛生健康事業寶貴經驗傳承好發揚好。
一是堅持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領導。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治國理政重要位置予以推進。新中國成立以來,立足國情實際,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社會發展變化,堅持和完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指導衛生健康工作更好地服務最廣大人民健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衛生健康工作,在每個關鍵時刻、重要時間節點都作出重要指示,為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自上而下構建了統一指揮、一線指導、統籌協調的應急指揮機制,迅速形成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的疫情防控局面,取得了抗疫斗爭重大戰略成果。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仍然面臨多重疾病威脅并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疊加的復雜局面,傳染病防控任務依然繁重,新發傳染病尤其不容忽視。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領導,不斷提高黨在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中把方向、謀大局、做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總開關”作用,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建立健全衛生健康工作協調推進機制,才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確保衛生健康事業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二是堅持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長期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建立的完整產業體系、儲備的豐富醫療資源,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了強大物質支撐和體系支撐。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蔓延傳播,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各方面迅速行動,開展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醫療支援行動,大力加強醫療物資生產供應,快速啟動防護物資、檢測試劑和藥物等應急審批,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獨特優勢。人民群眾對美好健康生活的向往要求我們進一步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推動區域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優質資源下沉。必須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不斷推進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衛生健康事業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為安全的發展,讓衛生健康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三是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根本立場。百年來,黨領導衛生健康事業,從千方百計維護軍民健康,到保障人民看得上病,到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醫保全覆蓋,再到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始終體現著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立場。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調整完善衛生健康發展政策措施,堅持維護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推動建設了一批“家底厚實”的公立醫院,扶持發展了重癥、呼吸、感染、急診、護理、檢驗等一批重點專科,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關鍵時刻,調集346支醫療隊、42000多名醫療衛生人員,以最快速度、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馳援湖北,毫無保留地投入,心無旁騖做好患者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護好人民群眾健康。實踐證明,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健康利益作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發展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四是堅持防范重大傳染病風險。傳染病始終是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重大威脅。百年來,黨指導衛生健康系統持續加強公共衛生和應急體系建設,成功消滅了天花,血吸蟲病、乙肝、艾滋病、結核病等主要傳染病發病率顯著下降,成功防范和應對了鼠疫、人感染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出血熱等突發疫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將防控新發突發傳染病提升到國家戰略和國家安全層面統籌謀劃、整體部署,強調指出,“如果疾病控制不力,傳染病流行,不僅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受到重大影響,而且社會會付出沉重代價”。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全國疾控體系建設作為一項根本性建設來抓,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黨中央、國務院決定組建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事實證明,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風險從未遠離,必須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立足更精準更有效地防,在理順體制機制、明確功能定位、提升專業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為人民健康織緊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筑牢筑實疫情防控“隔離墻”。
五是堅持把衛生健康工作與群眾運動結合。黨領導的衛生健康事業是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中成長、發展、壯大起來的,是宣傳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開展群眾性衛生運動,是黨領導衛生健康工作的優良傳統。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愛國衛生運動彌補了我國醫療衛生條件總體比較落后的劣勢,取得了十分輝煌的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開啟了健康中國建設新征程,更加強調政府、社會、個人的健康責任,使健康促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自覺行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廣大公眾主動加強個人防護,形成了全民參與健康治理、群防群控傳染病的良好局面。實踐證明,建設健康中國,必須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實現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必須進一步豐富愛國衛生工作內涵,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解決好制約國民健康改善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長期性問題。
六是堅持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衛生健康歷來是我們黨開展對外合作的重點領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以開放合作促進健康中國建設,歷史性訪問世衛組織總部,見證簽署“健康絲綢之路”合作備忘錄,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深化中非衛生健康領域合作。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全球性挑戰,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毫無保留分享中國抗疫經驗,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和作為。人類終將戰勝疫情,但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對人類來說不會是最后一次,世界各國命運休戚與共,必須共筑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以合作的方式共同維護和促進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全人類的生命健康安全與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一百年,是矢志為人民健康服務的一百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部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將衛生健康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更加注重預防為主和風險防范,更加注重提高質量和促進均衡,更加注重資源下沉和系統協作,更加注重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健康根基。
作者: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 馬曉偉
來源:《光明日報》2021年6月28日第10版
下一篇: 吳坤:醫信工程師如何避免“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