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體更聯心,看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實踐的“常州模式”
百姓得實惠,醫院得發展,醫生受激勵,是“三明醫改”取得的成就。江蘇常州也是醫改路上較早聚焦醫聯體建設,并取得較好整體效應的城市之一。
深秋的早晨,位于常州經開區的橫山橋人民醫院,診室外排隊等待看診的病人隊伍已排了老長。這家六年前還只能看常見疾病,可謂“少人問津”的鄉鎮衛生院,在2014年6月與常州二院“聯姻”后,實現了“脫胎換骨”。2019年9月,雙方又簽約建立在理事會管理下的院府合作緊密型醫聯體模式,橫山橋醫院增掛常州二院橫山橋分院。
家住醫院附近的吳英(化名)懷孕已經38周,盡管前天剛做過產檢,但她覺得孩子的胎心不太正常,便又來到橫山橋醫院,“沒想到坐診的竟然是常州二院產科的張主任”。
常州二院產科主任張登霞仔細為吳英檢查,發現有羊水過少、胎動減少的情況,立即將其收治入院,當天下午就進行了剖腹產。
橫山橋醫院產科主任錢麗君說:“以往這樣的患者通常都是留不住的,都想去大醫院。現在,她覺得既放心又方便,還主動加了我的微信溝通咨詢。”
但在張登霞看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絕不僅僅是專家下基層坐診,更要幫助基層把團隊培養起來。每次門診結束,盡管已臨近中午,她卻顧不上吃飯,而是為年輕醫生開起了業務培訓小講堂。
“張主任的培訓特別實用,都是臨床操作的細節和經驗,還會為我們設計專門的書面和實操考試,驗收我們的學習成果。”錢麗君說。
周邊居民叫好,基層醫生受益,良性循環由此形成。
現在,橫山橋醫院的產科門診量僅半天就達30多人次。
據介紹,自全面實現“5+1”重點專科托管一體化管理以來,橫山橋醫院專科得到快速發展,慢病科創成基層“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婦產科、慢病科創成市級基層醫療機構特色科室,手外科創建成為省級基層特色科室。
只有“看得好病”,才能更好地提升百姓對基層醫院的信任度。
63歲的胡葉文(化名)被家人攙扶進橫山橋醫院就診,她的左腿疼痛、發麻,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橫山橋醫院外科主任沈成平通過初步檢查發現,患者患有腰椎間盤突出,極有可能已經壓迫到神經,必須進一步做核磁共振檢查才能確診。
“開始我還以為要到市里的醫院才能做,來回地折騰,想想都難受。”胡葉文說,沒想到現在在橫山橋醫院就能做核磁共振檢查,當天做當天出報告,不耽誤治療。
橫山橋醫院信息科主任張愛軍介紹,9月底運行至今,醫院核磁共振已檢查442人次。影像資料經由云影像平臺傳遞到常州二院,2小時內便能出具報告,患者在家門口便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同質醫療服務。
實際上,通過這條緊密型醫聯體專線,橫山橋周邊的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多便利。
橫山橋醫院院長張中華介紹,醫院設置了“二院專線”,患者如需進行四維彩超等檢查項目,可以在這里預約繳費后,直接按預約時段,到二院檢驗、檢查,無需再次排隊掛號、繳費。通過專線預約,還能享受優先檢查、住院等便利條件。此外,二院專家還能通過“云查房”系統,即便人不在床邊,也能與患者和床位醫生進行直接溝通,進行查房與教學。
今年,橫山橋醫院還將引入并試點常州二院的“智慧病歷”系統,以智慧醫院助推精細化管理。沈成平說:“新系統預置了各類模板和表單,可以直接調取醫囑、處方、檢查、檢驗等數據,讓病歷書寫從‘問答題’變成了‘填空選擇題’。此外,詞庫和模板也有助于我們基層醫生進一步規范診療流程,就像是聘請了一位24小時可供咨詢的‘智慧專家’。”
看得好病,更要防得住病。如何預防和管理慢性疾病?常州二院與橫山橋醫院簽訂慢性病精細化管理合作協議,由內分泌科、心內科以及腫瘤中心成立慢病管理團隊。
55歲的王鈺(化名)便是受益人之一。她被確診為糖尿病已有十多年,卻從不監測血糖,只是隨便在家門口的藥店買些藥吃。今年7月,她看東西越發模糊,經常力不從心,才來到橫山橋醫院就診。
橫山橋醫院慢病科科長全曉東介紹說:“患者來時空腹血糖高達22.8mmol/L,是正常指標的近4倍,且肝功能受損嚴重,視網膜也發生了病變。經過半個月的住院調整,她的血糖才穩定到空腹7.6 mmol/L。”
出院時,王鈺免費租借了一臺血糖儀,每次的測量結果都可以實時傳遞到醫院平臺上。這個儀器實現了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統與移動居家平臺的無縫銜接,醫生可以由此對糖尿病患者血糖進行全病程跟蹤管理,從而將血糖管理延伸到院外。全曉東介紹說:“通過這個遠程系統,我可以監控他們的血糖波動情況,波動程度較小的交由社區醫生管理,而長期波動程度較大的,則建議到二院就診。”
三年來,雙方推進“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基層中心”項目落戶,圍繞“一個中心、一站服務、一個標準”實現糖尿病患者的科學高效管理,為糖尿病、重度肥胖、痛風、骨代謝等代謝性疾病患者提供全新的統一標準化管理服務。
據統計,精細化管理模式實行至今,橫山橋全鎮共納入互聯網+糖尿病精細化管理患者326人,和三年前相比,規范管理率由81.07%增至83.49%,血糖控制率由53.8%增至73.1%,滿意度由87.9%增至96.8%。
如今,這一在緊密型醫聯體模式下的糖尿病精細化管理經驗,正逐步向“高血壓、腦卒中、慢阻肺、骨質疏松”等慢性病推廣實施。
賦能基層和智慧醫療讓基層醫療機構重煥生機。
六年來,橫山橋人民醫院門診人次由18萬人增長至23萬,業務收入由2014年的2500萬增長至2020年的5600萬元,今年有望突破7000萬元。
強基層的關鍵是強人才。今年4月起,雙方啟動“精匠工程”,從院長、科室主任到醫療骨干建立一對一師帶徒精準幫扶帶教,內容涉及醫院管理、科室管理、業務培訓、文化建設等多個層面。
在常州二院派駐的“豪華陣容”(85%以上是科主任級別)的扶持下,橫山橋醫院的影響力直線飆升,連續5年基層醫院考核排名第一,2020年成功創建成二級綜合醫院,現已成為常州東部的醫療中心之一。在“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橫山橋醫院明確提出了“創建二甲”的目標。
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分為技術幫扶、管理幫扶、分院管理和精細化管理四個階段。常州二院院長湯黎明說,專家到基層坐診,就像把“名花”搬到一處做花展,固然能吸引人氣,卻不長久,等到搬走又重回原態。比起將現成的花朵移植到土里,緊密型醫聯體要做的,是通過松土、施肥、修剪一道道工序將幼苗養育成花。
張中華認為,作為基層醫院,唯有不斷增強自身造血功能才能更好地扎根基層,緊密型醫聯體不僅是醫療上的融合,更是全方位的融合,在醫防融合上還有大文章可做。
目前,除橫山橋醫院以外,常州二院已建成23家醫聯體,全市已建成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4個、縣域醫共體4個。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全面加入醫聯體,51個鄉鎮衛生院、2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入醫聯體,占比86.9%。
“盡管政府對于醫聯體的期望是希望大醫院的優質資源下沉到基層,但現實中個別地區也確實存在一些大醫院虹吸基層醫院的優質病源和醫務人員的現象。”常州二院黨委書記秦錫虎說。他表示,基層能力的強弱是醫聯體建設成效的試金石,緊密型醫聯體需要“化學反應”,打造以大醫院為龍頭、輻射基層的“和諧醫療生態圈”,分級診療制度才能真正落地,才能有效推進基層醫療服務的供給側改革。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