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集成平臺中間件才能助力醫院實現深層次自主可控?
前言
集成平臺建設中,醫院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實現集成平臺的自主可控,當醫院將集成平臺作為“主動脈”時,深層次自主可控非常重要,而集成平臺的核心中間件是助力醫院實現深層次自主可控的重要一環。
集成平臺被絕大部分醫院視為實現醫院信息化建設思路的“地基”,平臺核心中間件的開放性和易用性決定了這個工具是否“順手”,即實現集成平臺淺層次的自主可控;而醫院想要深層次接管平臺,將集成平臺作為"主動脈",管理和技術缺一不可,不少醫院信息主任認為,集成平臺中間件的技術能否融入醫院的業務和管理理念,甚至引導醫院形成一套集成平臺運維管理模式,優化業務流程,是實現集成平臺深層次自主可控的關鍵。
易用性和開放性——實現集成平臺淺層次的自主可控
集成平臺建成后,由于集成平臺往往成為一個黑箱,數據不透明。醫院也難以上手進行二次開發,無法掌控平臺。因此集成平臺的核心中間件的易用性、開放性就是醫院初步實現自主可控的重要因素。
對此,集成平臺的核心組件(集成中間件)需要融合集成引擎、ESB、ETL、APIs等多種數據集成交換技術,極大提升集成平臺對醫院業務的覆蓋率。同時還需要針對醫院的本土化需求進行大量開發,增加國內常用而國際著名品牌不具備的易用性功能,例如內置API網關、鑒權管理、各種標準化定義、數據處理轉換工具、PDF導出等各類組件,并兼容國產服務器和操作系統,實現開箱即用。
同時,平臺易用性還可以通過如下方式展現,包括全程采用中文界面,純Web操作界面和可視化工具等,這些都能使操作運維更簡單,一目了然,降低學習使用門檻。而在開放性方面,例如90%的API開放度和圖形化的低代碼開發界面等特性和功能也能助力醫院的技術人員無需第三方介入即可快速上手使用并進行二次開發。
具體案例:“健康碼”應用快速上線
去年疫情期間,各地醫院需要快速響應全國“健康碼”的推廣,浙江省臺州醫院通過一款易用、開放的集成平臺,傳統接口模式下需要2-3天的開發工作,醫院信息部門一位熟練的技術人員1小時內就自主完成了全部服務部署。若易用性不足(如開發門檻高),則需要等待專業的人員提供技術支持;若開放性不足,即使醫院有自主開發能力也需要“走流程”得到廠商授權后才能進行操作。
圖1 “健康碼”應用快速上線
那具備了上述特點后,醫院該如何進一步實現集成平臺的自主可控了呢?
若僅將集成平臺作為互聯互通的“潤滑劑”,那易用性和開放性就能滿足醫院需求,實現集成平臺淺層次的自主可控。但如果想讓集成平臺成為醫院信息資源整合的“主動脈”,將集成平臺真正“用到實處”,還需要實現集成平臺深層次的自主可控。
集成平臺自主可控的深層次實現
(1)快速應對碎片化需求,并保證每個集成業務的穩定交付
由于醫院業務需求的復雜化和多樣化,有時集成平臺需要面對各種“明天要”的需求,這種需求工作量不大,但較為繁雜,同時還需要保證此類集成業務的質量。如何通過集群架構中間件快速響應此類碎片化的需求,避免“忙中出錯”,甚至借助集成平臺形成一套固化的流程和理念,保質保量交付每個集成業務,這也是醫院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面對醫院的碎片化需求的挑戰,集成平臺核心組件(集成中間件)應突破傳統堆砌功能“授人以魚”的方式,而是通過“授人以漁”形成了一套DevOps規范化管理的方法論,并為該管理流程搭建了扎實的環境基礎,例如生產/開發雙環境隔離、開發/測試/審核/管理人員不同權限的分離,通過熟練運用上述環境進行開發,自然而然能引導醫院形成一套規范化的管理流程,助力醫院應對碎片化需求,并保證每個集成業務的穩定交付。
(2)API網關與微服務
隨著需求的不斷增加,接入集成平臺的項目也越來越多。業務方面,醫院對于大量接口的使用和管理存在顧慮。架構方面,現在有些醫院也在嘗試微服務架構,卻受困于微服務架構繁瑣復雜的通信過程。
因此集成平臺中間件需內嵌API網關服務應用,具有鑒權管理、流量控制、黑白名單、訪問控制等API管理功能。不僅解決了醫院對于接口的管理、監控等顧慮,提升用戶體驗,也簡化了整個微服務架構的通信過程,是實現微服務架構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3)運維中的各類風險排查
在醫院日常運維過程中,有時會收到各科室的抱怨,說系統很卡甚至一動不動。其背后可能存在各種原因,如集成平臺數據交換和集成中出現消息異常,由于隊列擠壓導致接入端故障異常,服務器故障異常等。運維人員如何快速定位并解決這些問題,降低問題所帶來的風險,也是醫院需要進行考量的。
為此,集成平臺一般監控界面會將分散在各處的界面通過一個統一的入口整合在一起進行分析查看,且信息沒有有效進行整合,不利于日常的故障處理與分析。集成平臺核心組件(集成中間件)應實現界面一體化,包括了統一的開發、測試、管理、運維和監控界面,不僅能在出現問題時第一時間進行排查,還能結合態勢感知功能對一些數據交換和集成過程中的異常值(如隊列內的消息量、發布服務的處理延時等)提前進行報警,提示運維人員進行檢查,在源頭上對問題進行控制,防患于未然。
結語
在過往的交流中,信息中心主任認為還是應該根據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身需求集成平臺和相應的解決方案。
(1)對于將集成平臺作為“潤滑劑”的醫院,需要實現集成平臺淺層次的自主可控,此時就需要集成平臺具備:
開放性和易用性,幫助醫院實現集成平臺日常運維開發。
(2)而對于大型三甲醫院將集成平臺作為“主動脈”的醫院,就需要實現深層次的自主可控,可選擇集群架構集成平臺中間件:
具備統一的開發、測試、管理、運維和監控界面,通過態勢感知等功能提前進行風險控制和預防;
內嵌API網關,支持微服務架構的搭建甚至集成中間件自身就是微服務架構;
提供DevOps規范化管理的環境基礎。
上一篇: 填補國內空白,《炎癥性腸病標準數據集(2021版)》重磅發布
下一篇: 醫療信息化新聞一周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