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家庭醫生產品邏輯:如何構建持續穩定的線上醫患關系
這是我撰寫的第五篇關于互聯網家庭醫生的文章。
在前四篇文章中,我們探討的重點是院外的場景下,如何借助技術,縮小時間和空間的鴻溝,建立易于溝通、持續穩定的醫患關系。
最近親身經歷的一件小事,讓我有了新認識。
緣起
節前,我去醫院探望一位朋友,他因為運動受傷,剛做完手術。
這位朋友之前在運動場上,總是給我一種勇往直前的硬漢形象。然而,隨著一場意外發生的疾病,他的心態也變得微妙和敏感。
在病房陪他聊了一陣兒,我明顯感受他話多(背后自然是焦慮),反復跟我念叨兩件事:一是他還年輕,希望這次疾病不要影響他今后的工作和運動;二是住院期間,為他實施手術的醫生,無論是醫術還是醫德,都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陪他度過了很多難熬的時刻。
聊著聊著,我朋友提出一個問題:這不馬上要出院了嘛,他希望繼續與主刀醫生保持聯系,問我有什么好的辦法?
這問題不太好回答。以我在醫院工作的經驗,有些醫生其實不太愿意把個人聯系方式(比如手機和個人微信)留給患者,因為這種工作場景之外的碎片化、非正式咨詢,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容易導致工作和生活邊界不清,帶來諸多隱患。
我正在猶豫如何回答他的問題,一位醫生走了進來。朋友小聲告訴我,這就是他的主刀醫生。
醫生跟我朋友進行了簡短交流,告訴他今天還需要做一些檢查,如果檢查結果符合預期,那么就可以考慮節前出院,回家過年了。
這時,我朋友順勢問了一句:醫生,您方便留個聯系方式?我出院后還想繼續與您保持聯系。
朋友說完這句,我心里暗自擔心,他這樣問有點兒唐突,醫生會不會禮節性的給他一個辦公電話,甚至是婉拒?
但是,接下來我看到的,讓人眼前一亮:
醫生并沒有婉拒或者給他辦公電話,而是很自然地掏出手機,亮出貼在手機后蓋和手機殼之間的一個二維碼,請我朋友掃碼;掃碼后,拉起的并不是個人微信,而是一個第三方平臺的小程序;這個小程序并不是醫生的社交主頁,而更像是醫生的個人工作平臺,屏幕中可以看到的內容和功能,都圍繞診療設計和開展。
比如,我朋友在關注小程序后,在首頁醫生的患者列表中,看到了他自己的名字(我猜是醫生團隊預先維護進去的),點擊自己姓名后,可以補充和完善病歷資料。也可以在小程序內部,就自己的病情與醫生進行溝通交流。
出于興趣,隨后的日子里,我會時不時地問一下朋友,他在出院后,通過這個小程序和醫生溝通的情況。
根據朋友反饋,小程序里會根據溝通的頻率,持續贈送與醫生免費溝通的次數,基本夠用。為了更好地溝通,朋友直接購買了3個月的私人醫生服務。
思考
這個案例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有以下幾點。
一、線上醫患關系之所以能夠穩定建立,根子上還是來源于雙方在線下的共同經歷:患難與共、感同身受等等。以本文為例,我朋友在出院后,與醫生進行線上聯絡、主動購買服務等等,其實都是線下互信關系的線上延續和拓展深入。
相比之下,我在前文中提到,我為家人購買的互聯網家庭醫生服務,由于缺乏信任和相互了解,難以找到建立互信關系的任何交集,線上醫患關系和熟悉度甚至比不上點贊之交的網友。
二、線上醫患關系之所以能穩定維系,離不開合理的產品設計和對人性的理解。如果直接添加醫生的個人微信,在嘈雜和碎片化的社交環境里,很難產生高質量的溝通。如果單獨打造一個App,又離用戶熟悉的環境太遠,影響即時性和便捷性。從本文的案例來看,產品設計者還是要在用戶最熟悉的環境里,打造一個專業、封閉、邊界清晰的診室和工作間,讓患者的需求和醫生的習慣盡可能合理匹配。
三、在這個故事里,有一點很可貴,醫生團隊在小程序里預留了對應患者的位置,但是,醫生并沒有主動去宣傳二維碼,或者主動要求患者添加。據朋友反饋,在線上溝通的過程中,除了朋友提問、醫生回答之外,朋友沒有接到過任何來自醫生的科普、推送或者帶貨之類的訊息。這種克制更讓我覺得,這個小程序的定位是以嚴肅醫療為主責主業的線上工作室,而不是單純的流量變現和互聯網思維,也避免了我在《警惕互聯網醫療的三個“過度”傾向》一文中提到的互聯網醫療的幾個不好傾向。
以上便是本文全部內容,不當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
李楠,CHIMA青年委員。現從事醫院管理和信息化工作。作者觀點僅代表個人,純屬技術交流,與供職單位無關。
下一篇: 黃昊:閑聊如何編制年度信息化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