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術空心化”下的“職場空心病”
CHIMA公號刊載的一篇《信息科“技術空心化”現象的反思》,上了熱搜,筆者將這篇文章發給了金融、工業企業、通信等行業,有將近數萬網友參與了話題討論。根據話題的內容,又引申出了一個新名字“職場空心病”。具有以下特征:
典型癥狀1:想到上班就心累,感覺身體被掏空;
典型癥狀2:明明事情一大堆,可就是不想做;
典型癥狀3:下班回家無心社交,只想休息。
還有一個特別奇葩的現象,很多人都在研究職場的潛規則和厚黑學。
3月份某醫院參加電子病歷評級,在某群掛了招聘信息,某老總就把他的助理推薦給了領導,說此人如何如何優秀。面了試,那小伙子確實感覺不錯,能說會道,知識面廣,而且貌似很上進。當時納悶為啥這么好的人才,人家不留?但過了一段時間,終于明白了原因。那哥們知識確實太淵博了,對技術平臺,對各種醫療業務場景模式了然于胸......但要命的是:卻很難按醫院的要求處理好任何一件小事。
寫的工作計劃總是語句不通,詞不達意;
領導來調研開會,他總是高談闊論,而忘記端茶倒水和會議紀要才是他的本職工作;
寫某預算報告,第一頁的數據就錯了,叫他修改后,發現后面的數據還是錯,問他原因,他說我只讓他改了第一頁的數據......老天爺!后面的數據都來源于前面的推導,前面改了,后面當然也要跟著改!他后面在朋友圈發言,抱怨“每天睡醒都心累,不想去上班。”“一到周五就激動,一到周一就想哭。”“實在不想上班了,做夢都在想退休”。
我參加一些學術活動,有過一個觀察,我曾無意瞥見信息科大佬的筆記本,密密麻麻紀錄著每次會議的細節,里面還夾雜著圖形和表格,真的可以和90后的手帳媲美,每家機構的發展情況他都了然于胸,報告中的細小錯誤,也都能馬上指出。當你和這些人接觸后,你就會明白,只有屌絲們才動不動指點江山,大人物只說細枝末節。
回到醫院這個業務場景,我們能做點什么?我想可能需要建立一個自己的強性。
在設計軟件系統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提到彈性架構設計。一個好的軟件系統就像是一個具備彈性的有機生命體,能夠動態地改變自己的特性或功能,調配資源,去適應外界的變幻并滿足不同的需求。具備彈性的架構才是有生命力的,比如系統壓力和容量都是重要的變化維度,如果一個系統能夠根據系統壓力和容量的增減而動態地調整自己的處理能力,我們說這樣的架構就是彈性架構。
我們經常會從朋友圈或各種媒體上看到渲染焦慮情緒的文章:三十而立了,焦慮;每天要學的內容太多,學會的太少,焦慮;AI 時代來了,到處是機器學習,你還在自己學習,焦慮;開始一份新工作,但是似乎離夢想更遠了,焦慮;詩和遠方到底在哪呢,只看到了眼前的茍且,焦慮。
有些人可能只是過過嘴癮,宣泄一下情緒,但有更多的人確實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壓力,并且真的開始焦慮起來。比如你平時的工作本來就很緊張,項目一個接著一個,到處是里程碑和Deadline,老板又很嚴厲,然后你就會變得敏感、緊張和焦慮。
為什么同樣的事情,同樣的要求,組里其他的同事看起來都游刃有余呢?真實的情況可能是,別人也很焦慮,只是表面上看不出來而已。
事實上,不安、輕度的焦慮,幾乎會伴隨人的一生。那些有抱負、有上進心并取得過成功的人,同樣會有各種壞情緒,只是他們自身的系統彈性比較好,可以很快地消化和處理這些情緒,而輕度的焦慮和失控狀態,有時候更容易激發人的創造力,并保持機體的活力。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自己能控制的地方,不要過多地因為自己無法控制的因素而責怪自己。知道每個人都有弱點,有局限性,不要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
有一個小朋友曾經問我一句,我想做得更好,所以我付出的努力比別人多得多,做的事也多得多。我覺得自己做得也很好,為什么似乎很多好事都沒有輪到我呢?
我是這么回答她的:很多努力,不一定有立竿見影的回報。當我們做一些超出自己職責范圍事的時候,應該是自發的,而不是一定要什么回報。否則,做了之后一直糾結回報,反而不利于成長,也不能持久。
我們的努力就好像一道線,有的人做的工作還在線下面,卻因為運氣、時機、項目、環境等因素收到了好得多的結果;而有些人,付出和努力已經超過了那條線,卻久久看不到成果。這個時候需要的是耐心,因為你已經攢了足夠的信用分,一旦機會到了,就能順理成章拿到你應得的東西。
我從小生長在農村,農村的土地,看似平實,牛踩馬踏,糞汁四濺,但是只要你春種秋收,努力耕耘,就會有回報。我想在工作中,日拱一卒,不期速成。
所有觀點不存在利益輸送,只是探討。
來源:筱筱創新工作室
上一篇: 郭揚帆:HIS人生
下一篇: 張楠:醫療信息部門空心化原因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