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逢磊:東至縣醫學檢驗中心助力健康東至
區域檢驗中心是響應國家醫改號召的應時、創新之舉,是實現分級診療和完善醫療服務、降低患者開支、醫療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舉措,對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義,能夠有效整合縣域內優質的檢驗設備、檢驗人員,提高實驗室設備利用率。東至縣醫學檢驗中心建立了集檢驗申請、送檢管理、結果回傳、危急值管理、檢驗質控等一整套業務協同服務流程,既節省了基層醫療機構購買大型檢驗設備的費用和人力成本,又將患者留在了基層,且在我縣的疫情防控中發揮著極其重要作用。
獨立醫學實驗室成立背景
獨立醫學實驗室(ICL:Inden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當時美國出現了一些小型的醫學獨立實驗室,為醫院提供檢驗技術服務,但并未形成規模。直到90年代中期,隨著計算機以及生物技術的發展,實驗室設備越來越自動化,為醫學獨立實驗室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圖1 各國獨立醫學實驗室發展史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我國出現了獨立醫學實驗室的雛形,獨立醫學實驗室憑借規模化、市場化運作不斷壯大,其主動上門的無縫連接服務及完善的咨詢答疑服務,深受客戶青睞,于是醫院紛紛與獨立醫學實驗室展開合作,將醫學診斷業務外包給專業化和規模化程度更高的獨立醫學實驗室。
目前,國內獨立醫學實驗室仍處于起步階段,占據醫學診斷服務市場的份額僅在1%左右。而且診斷項目有限,各地區發展也很不平衡,相比成熟市場獨立醫學實驗室的業務種類和地域覆蓋,我國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圖2 我國區域檢驗中心數量變化圖(單位:家)
東至縣醫學檢驗中心成立背景
(1)為深化醫改,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檢驗中心相關政策
圖3 近些年來國家頒布的關于檢驗中心的文件
為進一步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率,減輕人民群眾就醫負擔,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于2022年2月聯合下發了《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進一步確認了檢驗互聯互通互認工作的必要性。
(2)人口結構變化驅動了區域檢驗中心的發展
我國社會老齡化加劇,醫療服務需求與日俱增。對于疾病預防的重視,推動了行業需求升級及模式轉變。由此誕生的許多健康體檢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和養老機構,將逐漸成為區域檢驗中心的重要業務來源,帶動區域檢驗中心的發展。
(3)檢驗結果互認的需求
早在2006年,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就要求在醫療機構間,醫學檢驗、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區域內逐步形成了“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模式。
(4)分級制度的建立
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于2020年基本建成“健康進家庭、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新格局。
(5)核酸檢測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自今年疫情暴發以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在新冠診斷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縣的檢驗中心在抗疫和防疫過程中的標本采集、保存、運輸、實驗室檢測發揮著標桿作用,為我縣的疫情防控做出了卓越貢獻。
東至縣醫學檢驗中心的建立
(1)建立模式
東至縣醫學檢驗中心依托人民醫院院區的檢驗科優勢,自2018年12月13日正式啟動建設,實施了公立區域性臨床檢驗中心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縣總醫院通過信息化平臺管理實現區域內檢驗標準的統一化,對每一份標本的檢驗結果都可追溯,對每一臺檢驗設備的運行狀態都可監控,對每一個醫療機構的質量控制進行實時把控。通過信息平臺的數據對各個醫療機構的檢驗質量進行分析,進行考核,不斷優化改善,最終達到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檢驗服務,為臨床提供最準確的診斷依據的目的。為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縣政府對檢驗中心的基因擴增實驗室做了安全和檢驗設備的升級,以滿足全縣的核酸檢測能力。
圖4 東至縣醫學檢驗中心平面圖(占地面積1210平方米)
(2)中心簡介
我縣檢驗中心面積1210㎡,下設8個小組:采血組、臨檢組、生化組、免疫組、急診組、基因擴增組、微生物組、結核病組。現有檢驗人員17人,其中高級2人,中級6人,本科學歷13人。縣域內16家公立醫療機構的醫學檢驗項目納入檢驗中心集中檢驗,各院區僅檢測三大常規和急診檢驗項目。檢驗中心作為東至縣臨床醫學檢驗專業的臨床、教學和科研中心,承擔引領各院區的學科發展及跨學科合作交流職能,為各院區提供人才培養、業務指導、繼續教育的機會。
(3)先進的儀器設備展示
圖5 東至縣醫學檢驗中心先進的儀器設備
(4)檢驗中心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在疫情防控中發揮著支撐作用,也是保障檢驗中心常態化運營的關鍵。我縣總院各成員單位HIS系統及檢驗中心LIS系統實施無縫對接,實現了標本管理條碼化、儀器通信雙向化、檢驗流程自動化、檢驗報告無紙化、收費記賬并網化。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標本管理系統:為各院區檢驗科安裝條碼前置系統,在基層完成條碼前置工作,確保送檢樣本條碼的唯一性和送檢信息的準確性。
質量控制系統:統一區域內第三方試劑質控品牌,為各家實驗室安裝質控軟件,并與實驗室管理系統對接,保證質控數據實時共享且永久保存。
結果傳輸系統:各院區的HIS系統、LIS系統通過搭建一條VPN數據傳輸通道,與檢驗中心實現信息互聯。就診病人形成的診療信息保存在縣總院信息化平臺上,醫生在本院區即可查詢患者歷史檔案和檢測結果。
遠程報告系統:為各個醫院安裝了weblis遠程報告打印系統,通過LIS系統讓各院區自主打印檢驗報告,報告時間與檢驗中心相平行,不僅工作效率高,而且極大的縮短了患者的就診時間。
試劑、耗材管理系統:通過統一的訂貨平臺和庫存管理軟件,實時掌握各個院區試劑、耗材庫存情況,統一管理試劑、耗材訂單。
遠程協助系統:基于基層醫療機構檢驗醫生和臨床醫生專業水平較低,遠程系統可以邀請縣級檢驗專家協助進行報告單的解讀,更加準確地作出臨床診斷。
大數據中心平臺檢測系統:東至縣總醫院大數據中心時刻檢測著全縣的各大中心運行情況。其中對區域檢驗中心的運營指標通過下圖所示頁面實時展示出來。
圖6 大數據中心平臺檢測系統頁面展示
東至縣醫學檢驗中心工作流程
圖7 東至縣醫學檢驗中心工作流程圖
(1)檢驗項目信息統一規范處理
檢驗中心對開展的檢驗項目進行規范、統一設置,編寫了《東至縣檢驗中心急診項目一覽表》,方便各院區臨床醫生開具檢驗醫囑,了解所申請檢驗項目的臨床意義,更好地解讀檢驗報告。
(2)標本采集及分離
檢驗前的質量控制是檢驗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尤其在檢驗中心模式下,確保規范化標本的采集顯得尤為重要。檢驗中心編制了《標本采集手冊》,并印發至各院區組織學習,定期對標本采集人員進行集中培訓與考核。尤其對新冠標本采集制定了更加專業的標準和嚴格的操作步驟,確保了醫護人員的零感染。各院區采集標本后轉交檢驗科簽收,檢驗科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標本分離,執行“標本外送”功能后待物流工作人員簽收轉運。
圖8 東至縣檢驗中心標本采集手冊
(3)標本物流運送
標本由第三方合作物流公司承擔收集運送。依據各成員單位所處地理位置和檢驗項目的時限要求,經物流線路調研,合理設計4條物流路線,配備2輛物流車和數名專職物流人員,保證所有標本在每天上午11:30之前送達檢驗中心。
圖9 檢驗中心收集標本4條物流路線
全部標本采用專用物流冷鏈車運送,有分區保溫(冷藏、低溫、常溫)和隔熱、防震功能的專用接收箱保管標本,同時車內配備了齊全的病毒防護裝備,保正物流人員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
圖10 標本接收轉運箱
(4)標本交接、分揀及檢測
檢驗中心工作人員簽收標本,所有交接環節實行信息化管理,交接人員必須同時手工和電子簽名確認。對不合格標本在LIS中作退回處理,各成員單位在接到標本退回信息后重新按規范要求采集。檢驗中心簽收完畢后按照檢驗目的進行分揀、上機檢測。
圖11 LIS系統標本接收頁面,綠色區域為鄉鎮衛生院的標本
(5)檢驗結果發布
標本檢測完畢后,由中心主管依據當日室內質控情況負責評價、審核,結果數據通過總院信息管理平臺推送至各院區LIS系統及健康東至平臺,憑本人就診信息可查詢和打印檢驗報告。
(6)危急值報告流程
當出現檢驗危急值或核酸檢測呈陽性時,檢驗中心在確認無誤或復查后,借助區域信息管理平臺,由LIS系統向各院區醫生及護理工作站推送危急值提醒窗口,同時檢驗中心人員電話通知相應院區的工作人員。醫生或護士必須確認并填寫相應處理措施后,彈跳窗口才能關閉。
建設成效
(1)共建平臺、資源共享
縣域各院區借助檢驗中心全面的檢測系統完成樣本檢測,在無需增加設備投入的情況下,檢測項目增加近150項,為基層醫院臨床醫生的診斷提供了更多的依據。檢測質量提升了,而收費標準還是按基層醫療機構執行,老百姓不出鄉即可享受縣醫院的檢驗技術和服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2)雙向轉診、惠及百姓
檢驗中心因檢驗結果質量標準統一,促進了各院區間的報告互認。而且為各院區在疫情防控開通了轉診專屬通道,為疫情防控爭取了更多時間,同時提高了診療效率。
(3)上下聯動、能力升級
針對各院區檢驗科人員技術水平和設施設備不同的實際情況,由檢驗中心質控小組組成幫扶專家團隊,定期到基層醫療機構檢驗科現場檢查,保障質量管理流程和操作規范,與檢驗中心相一致;舉辦培訓班,邀請省、市醫院檢驗專家來中心講課培訓,提高全縣檢驗人員的整體認知水平。
(4)減少投入、降本增效
檢驗中心以體量換投資的思路,引入戰略合作商,進行檢驗中心以及基層實驗室的設計、裝修、設備、維修等的投入。戰略合作商進行試劑、耗材集中化采購談判,將總體成本由原來的50%左右降低至36%,而且將原本需要外送的標本絕大部分留在了縣內,尤其新冠核酸檢測,立竿見影地提升了區域整體的檢驗收入近2倍。
東至縣醫學檢驗中心對未來的展望
東至縣醫學檢驗中心是在新醫改的大背景下,深入理解和貫徹執行中央醫改精神下的大膽的先行先試,在疫情防控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縣總院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結合地區醫療資源結構和分布,以總院信息平臺為技術支撐,充分發揮人民醫院院區的設備、技術、人才優勢,為縣域內各級醫療機構提供準確、快捷、方便的檢驗服務,使縣級醫學檢驗服務可以輻射到基層,方便群眾就近就醫,減輕患者疾病負擔,產生了良好的效應。
但檢驗中心工作依然需要進一步完善,例如物流和信息平臺能夠互聯、跨機構質量管理需要引入科學方法、強化政府政策導向力度、以及對社會資本合作的監管等。
未來區域檢驗中心的發展方向是智能化。標本的采集、核收、檢驗、報告到標本的后處理全程的智能化;檢驗儀器的遠程保養與維修等。相信未來通過不斷優化完善,各類新興技術的加持,東至縣醫學檢驗中心將會發展的越來越好,為實現健康東至的目標助力奔跑。
(作者單位:安徽省東至縣人民醫院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