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論信息主管的見識與內省
隨著醫院信息化建設向縱深發展,信息主管承擔著更為艱巨的責任,要求他們既要具備業務知識,也要擁有專業技能,還要懂管理,視野也要開闊。“當前,內部環境在推進信息中心主管加強個人學習與團隊學習,外部環境則要求我們改善溝通,獲取信任,持續推進和優化信息化相關應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信息處處長朱晨強調。
履職各部門的見與識
朱晨談到,因為自己的工作經歷比較特殊,先后履職過多個部門,因此看待醫院信息化建設會從醫務管理、科教管理、醫療裝備管理、門診管理、質量管理和區域信息化管理等角度去理解。根據不同的項目,從不同的實際應用場景來區別對待信息化建設的目標。
醫院的根本目標是看病、看好病、高效率(高質量)看好病。對此,朱晨認為:“作為一名臨床出身的信息主管,從臨床醫護視角看待信息化建設及效用成為自己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應與醫務管理保持一致,也就是以高效率看好病為目標。”學習先進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模式,更要學習先進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思路,選擇契合自己醫院業務的信息化建設之路才是最優選擇。
信息主管必須重視系統建設,但更要重視系統優化,信息系統優化很困難,但也許困難才是正確的路。“業務流程的優化必須來自醫療一線。業務‘冗余機制’和系統‘可配置性’,也就是信息系統互操作性的‘人性化’”。朱晨認為,小修小改也有大成效,“勿以善小而不為”。智慧醫院的評審評級,也可以看做是信息對臨床、對患者、對管理三方面需求的重新認識和梳理,也是針對系統運行的深入優化和深度應用。
同時,掌握科學的項目管理流程、學習科教管理的模式,做好體系化、規范化的管理、教學與傳承,是今后信息學科建設的必經之路。從管理到教學,逐步參與科研,是信息學科發展的未來方向。
面向信息化的自省
在朱晨看來,醫療信息化應偏重于醫療管理和醫療業務,未來將不斷向智能化、精細化、個性化方向發展。醫療信息化的初心是為了讓醫療行業更加專業、高效和人性化,讓患者能夠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
“信息主管需要充分認識到醫療信息化的復雜性。醫療信息化因管理、診療需要而生,但醫療管理、診療業務、患者病痛具有非標準化和個性化特征,而信息技術要求更多的是標準化和共性化。”朱晨認為,這是醫療業務與信息技術的“矛盾和糾纏”,最好的HIT就是去協調和磨合這些問題,將信息化建設與業務發展有機地結合到一起,真正做好信息新技術的場景化應用,不斷優化和提升數據質量,為管理、為臨床、為患者做好服務。
HITer砥礪前行
“醫院信息主管在帶領團隊開展信息化建設時,首先要對醫院業務‘知其所以然并觸類旁通’,通過管理與協調,尋找契合的技術和資源。”朱晨認為,信息中心的職責定位主要是管理和提供服務,也需要進一步推動業務變革、系統普及和利用。信息部門的發展方向,希望是從推動系統建設和運行,轉變為加強醫院運營模式變革和業務流程變革,從成本中心變為業務伙伴。
其次,信息部門既要堅定對基礎數據質量的信心,也要不斷治理和優化數據質量。當前,醫院積累的數據越來越多。朱晨認為:“數據治理、數據清洗,需要嚴格的體系控制,避免越治理越差、越清洗越亂。信息人要理解醫學的不確定性和計算機科學的精準性之間的矛盾,數據質量的提高有待于業務與信息的雙向奔赴,尤其需要業務部門的深度參與。
再次,信息部門要不斷加強信息部門內環境建設。朱晨建議,在當前環境下,信息主管應采取途徑擴展范圍推動個人學習和團隊學習,學習法律法規、溝通常識、醫院規劃與計劃業務流程、業務報表和技術知識。同時,應該加強信息化基礎建設,包括維護系統穩定和提高服務響應速度。
第四,信息部門應通過改善溝通建立信任為信息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外環境。學習項目管理、學習溝通管理,充分對話,及時反饋,不斷優化信息系統。系統建設完成才是開始,應用良好才是價值體現和創造,應該在應用中通過不斷聯系溝通發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好用的信息系統都來源于應用的持續改進。
朱晨談到,信息主管應該變換信息化建設的站位,更多用管理思維而非純技術思維來謀劃信息化建設,關注流程、關注場景、關注實效,以患者視角關注信息化建設的質量和效益。
信息人要靜心學習、獨立思考、勇于擔當。“一是需要學習工匠精神,沉下心來想事,彎下腰來做事,持續改進,打造并打磨精品而不是孤品。二是需要理解信息化本質是醫院管理和診療水平在信息化的體現,過于領先或過于落后都無法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三是明確醫院管理的終極目標是提供高質量的患者診療服務,醫院信息化建設也應聚焦于此。”朱晨如是說。
上一篇: 張沛:數智賦能互聯網醫院高質量建設
下一篇: 馮嵩:醫學大數據賦能臨床科研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