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反修:三十年HIS風云——醫療信息化的堅守與創新(上)
序
和郭揚帆主任結識于2004年的蜜蜂會MiForum論壇,那是一個沒有即時通訊的年代,更沒有智能手機,所以BBS論壇成為IT愛好者的家園。作為HIS的從業者,無論企業還是醫院的IT打工人,不知不覺成了這里的??停ㄎ遥ㄊ荋IS不是SHE,至于為什么取這個網名,咱們后文再表),還有ironstone、laotao、Paullee等領域大咖。在信息初始的那些年,共同的甜酸苦辣和問題的討論、觀點的碰撞,讓我們深入其中,每天不登錄論壇看一看寫帖,就好像丟了什么似的,如果要是自己發表了一個觀點,引起大家的共鳴和討論,可能會興奮一個禮拜。在這里好像看到了自己作為HIS工程師的價值。揚帆就是我的偶像,除了觀點認同感外,也是同齡人的惺惺相惜。不成想,時過二十年,能夠和揚帆兄弟在線下有更多機會相聚。2024年1月份,CHIMA CIO培訓班第一期在海南結業,借此機會,揚帆兄邀請我寫一寫自己的HIS經歷:一是對自己幾十年HIS的經驗總結,二是希望對后人有所借鑒。于是,滿口答應了,但好久未動過筆了,一時有些提筆忘字,頭緒太多,不知從何說起。今年正好是我職業生涯的三十年,其中HIS占了26年。我的HIS人生,豈不是我職業人生呢?某一天,仔細回想,如果算上對醫療行業的情愫,何止30年?那么且聽我一一道來。
情愫
1988年暑假,貌似和2024年夏天一樣炎熱,即將上高二的我們聚在一起,想著暑期怎么有滋有味的過。有四個同學約著去北戴河。我是個好學習的孩子,也是沒好意思向家里要零花錢,就窩在北京趕作業吹電扇了。不成想沒過幾天傳來噩耗,一個最要好的同學在山海關奔跑時撞到了架子車車扶手,疼痛難忍,初步檢查腸穿孔,連夜送回了協和醫院手術治療。同學們陸續去探望,為了減輕同學父母負擔,自愿結成了護理團隊,24小時輪換著照顧同學。感覺這是一個非常驕傲的任務,盡管從外交學院到協和醫院有15公里路程,但每天騎車經過天安門、長安街,感到自豪而輕快。那是一種付出而不求回報的幸福。我也是第一次進協和醫院,看到了古樸的院落、開闊的走廊和潔白的病房,查房的主任團隊,和管床的帥氣博士生??粗瑢W病情一天天好轉,裸露在外的腸子最終放回腹腔,兩個月出院了。在協和醫院能有時間靜靜地走走,體會救死扶傷的神圣氣氛,心底下想著能不能將來也在醫院做個大夫,為患者做有意義的事情。
一晃兩年后的高考,不成想與醫療失之交臂,那個時候的報志愿必須先報后考,瞎子摸象,充滿了不確定性。于是我被發配到了原華中理工大學(即華中科技大學),那時的華中理工大學還沒和同濟醫學院聯姻,所以遠離了醫療,四年再也不想了,也不曾想到,醫院除了醫生護士,還有其他什么崗位。
哈哈,鋪墊有些長,但的確有顆種子埋在心里,不知道何時已萌發。
初見
1998年6月1日,很清晰的記得,上午還在亞運村中航技大廈面試(第一個工作在目前的奧運村,原來的亞運村,外表光鮮實質無用的國有企業,忍了4年后,終于走出來換工作),下午就被項目經理陳某洲打面的帶去了原衛生部北京醫院,位于住院樓地下二層最里側的計算機室。計算機室主任林忻是個和藹的長者,還有好年輕的美女工程師楊老師,沒有幾個人,再就是我和陳經理,角色是駐場工程師。他是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畢業,寫程序非常牛,一天8小時,可能有兩個小時和林主任聊天(計劃、需求等),有2個小時寫代碼,4個小時打紅色警戒(哈哈,有些夸張,但也差不了多少)。他代碼效率很高,基本設計邏輯沒問題,就是找BUG改BUG是我新手的任務了。
在北京醫院的日子,是我成長最快的日子,也是最快樂的日子。一是年輕,沒有什么不可以;二是有回家的感覺,終于進入了醫院工作,和穿白大褂的老師打交道,為他們服務;三是感覺醫院信息化剛起步,我也成為了開拓者;四是受到了尊重,感覺代碼和實施、溝通、甚至給臨床修電腦,都是有價值的,少有對我們發脾氣的小護士,她們感覺我們就是高大上的代表,甚至和很多醫療崗位的老師成為了工作和私人的朋友。
背景有必要說一下,1996年是全國醫療信息化元年,“軍字一號”醫院信息系統在解放軍總醫院啟動,最早的HIS在原衛生部主導下發芽于北京人民醫院,而原衛生部北京醫院則另辟蹊徑,選擇另外一條路——和IBM合作研發,希望站在巨人肩膀上,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那是醫療信息化群雄逐鹿的年代。在沒有互聯網廣泛傳播的20世紀90年代,我沒了解那么多,只是慶幸自己能夠在這個當下進入這個行業。作為當時IBM唯一的技術合作伙伴——和光集團的一員,我成為研發、現場實施、駐場服務三位一體的工程師。盡管ORACLE、IBM小型機還是小兒科,甚至還沒有摸過,但強烈的好奇和喜愛,讓我著迷,白天跟林主任如饑似渴的了解需求,了解業務。晚上則拉晚兒,偷學,帶著媳婦一起去學習如何安裝NT操作系統,一遍又一遍。每一次的問題解決和知識積累都讓我充滿成就感和欣喜感。
圖1 IBM HIS系統架構
再簡單介紹一下我了解的IBM HIS的背景,IBM致力于進入HIS中國戰場,如果也重新開發,成本會比較高,也沒有經過案例實踐檢驗,成熟度和適應性都較難提升。所以IBM想到了拿來主義——何不從中國臺灣引進一套HIS呢?于是他們引入了中國臺灣長庚醫院的信息系統,組建了IBM醫療團隊,并進行本地化改造,形成了IBM HIS基本框架體系。后臺用的是IBM小型機,數據庫用的DB2,后臺開發工具COBOL,前臺FOXPRO2.6, 中間件ODL service C/S架構,前臺運行在WIN3.2環境?,F在看,前臺開發工具當時就有些落伍了,程序和后臺的交互效率不高,工具欠缺,不得不手工寫了很多函數庫來補充。但因為品牌效應,IBM HIS在全國得以布局,比如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花都市人民醫院等。IBM DB2數據庫沒的說,我現在依舊認為比ORACLE好用好管,而且穩定。IBM小機很少見,那個年代家里有個臺式機就不錯了,但幾十萬的小機真的很少見,竟然發現和微機比起來,實在大不了多少,過于平實了。放在機房核心位置,但就是不起眼兒。那時的機房也沒有機柜、微模塊冷通道之說,就是有個桌子放小機,長得跟普通電腦無異。只是操作系統是AIX,看著陳經理噼噼啪啪打命令,一行一行隨之閃動和程序運行,感覺很高大上。掌握小機技術是可以吃一輩子的手藝,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每天如饑似渴。
IBM HIS的架構很有意思,或者有些穿越,模塊化的,整個程序有個通用的登錄外殼,有一套統一程序配置和授權系統,每個功能對應一個程序,比如掛號程序、退號程序等等,每個小程序都是獨立的EXE文件,可以根據參數組合和調用。配置非常方便,小程序很獨立,相互不影響。什么微服務,人家老外是不是20多年前就做出了雛形?
學習一定是從改程序開始,我做的第一個程序就是退費?,F有程序出現的問題是退費后的帳對不上,分析之后知道現在是按照現價乘上數量沖退的,這顯然是不對的,應該退歷史記錄,與現行價格無關,這樣就對了。其實現在說起來容易,當時還是很費了些周折,因為程序還要控制權限和數量,哪個科室開的哪個科室才能退,而且退后不可重復退等等。因為是第一個程序,印象再深不過。貌似開發了一個月才到全院上線,獲得了項目經理和林忻主任的夸獎,當時成就感滿滿的——因為這是我真正意義上的上生產系統的第一個程序。同時也是我HIS程序開發第一步,也成就了我真正踏入HIS人生的一個起點。
在北京醫院地下室整整兩年,還有些很有趣的事兒。北京醫院的職工食堂也在地下室,飯菜很好吃,和林主任、陳經理、小楊老師經常是打了飯回辦公室,拿著《計算機世界》(每期有100多頁)墊桌子,一邊吃一邊聊天,可能是上午出現的問題,比如中心藥房為啥自動發藥進程沒啟動?或是某個科室新提出的什么需求,亦或人民醫院的HIS系統為啥總出現死鎖,和光跟康柏合資出的電腦性能如何如何。林忻主任很健談,也很有耐心,畢竟我是從另外一個行業突然降臨到了醫療信息行業,很多問題可能都顯得很無腦很幼稚。起初根本插不上話,到幾個月之后能夠提出問題討論,到有了自己的觀點。聊天中學習,很漲知識。1998年的北京,互聯網還不普及(有幸,在北京醫院注冊了我第一個電子郵箱),沒有那么多知識來源,除了看《計算機世界》,就是聽林主任們聊天和討論問題中獲得。
兩年中,我盤點了一下,因為現場只有我和陳經理兩個工程師,每周有半天回位于亞運村的總部,加上領工資當天回公司,幾乎都是扎在了黑洞洞的地下室。IBM團隊工程師由于成本較高,也較少到現場,當時的IBM醫療總經理是中國臺灣人Stan Zhang,見過幾次面,印象很深,人很NICE,文質彬彬,符合大企業的印象。其他IBM工程師,王yu、孫學yi…...,清一色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智商很高,技術很強,有我們搞不定的,他們來半天一天,叭叭叭搞定了。
在當時,盡管WIN95問世已經兩三年了,但IBM HIS還慣性運行在WIN32平臺,為此我承擔了全部系統的平臺遷移,幾乎所有程序重新編譯、報表重新核對字體和位置,所以需要測試所有的程序。當時前臺開發工具是FOXPRO2.6, 由于界面工具不美觀,一直想升級到FOXPOR3.0以上。我記得1999年自己帶著筆記本(自己配置的)裝上環境,利用國慶七天假期,邊回老家省親,邊升級編譯程序。等假期結束,給干完了。這個工作沒人安排,這是自己覺得有必要做的事情,都是自驅的。感覺沒多大的事兒,事后經常遭到Team Leader李Yang的表揚。
很自豪的是,入行第二年,我已經自主設計開發獨立程序了,包括科室核算,一項工作如何計算,開單科室、執行科室如何界定,如何分配,藥品開單科室是臨床,那么執行科室應該是藥房還是臨床?(我當時確認的是臨床,藥房不過是出庫科室,藥房不參與工作量分成——沒想到現在還有人爭議),也就是獨立開發了早期的科室核算系統。第二個大程序是公費醫療結算,在公費醫療占主流的時代,公費醫療的結算程序還是很有難度的,特別是服務高干為主的北京醫院,是重中之重。一有紅頭文件,公療辦的老師就找我一起商量。結果我設計開發了一套按照費別自動計算和延伸格式費用清單的結算程序,貌似還獲得了上級主管部門的表揚,也和公療辦的老師們特別熟悉起來,記得我買的第一套房子跟一位老師還在一個小區。自家小寶在北京醫院出生時沒少麻煩這些老師們幫忙。
由于有這些緣故,成就了我在HIS不解的情緣。
花絮:修改和編譯IBM HIS的時候,我發現IBM文檔和代碼管理非常規矩,可讀性很強,一個程序誰修改過,修改哪里了,都有詳細的備注。經??吹組odify by XXX,而這些XXX,有王韜、王忠民等等。敢情大家都前后編譯過同一個程序。這是何等的緣分,可惜直到2020年,才和久仰的忠民老弟??谙嗾J。
創業
國際企業來得快走的也快,跟之后的微軟、西門子一樣,IBM HIS在綜合評估后,發現不賺錢,除了搭著賣小機和DB2外,這個管理系統的坑越來越深。他們就撤了,臨走將IBM HIS NT版本授權給了和光,和光沈陽公司當時在東北原發地也是小有成就,他們人多技術強,負責大型三甲醫院小機版本,而NT版本主要是擴展,剝離了IBM小機的強關聯性,輕裝上陣,希望有所拓展。所以,在北京醫院開發實施運維期間,我和小伙伴一起開拓了天津某港油田和大興某和醫院的項目實施,由于沒有獨立上過項目,也不知如何上HIS的流程和節奏,所以跟著學,讓干啥干啥。在這兩個醫院實施期間,跟院方信息中心老師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努力也收獲了尊重,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在醫院經常能得到院級領導的接待,知道我愛吃面,天津醫院的老師們就給我做海鮮面,記得當地水質不好,不放鹽都有些咸,但吃的卻格外香。而在大興醫院,我和小伙伴們經常加班后一起吃羊肉串。那時的大興還不是這么交通發達,需要打黃色面包車忽忽悠悠一個多小時才到。但當時覺得很興奮,有被需要的成就感,職業生涯以來少有的成就感。還有就是自由,不像在初始的國企工作按時輪班,在這里是為了自己提升,做自己的事業。
正當我安心跟著項目經理學習和項目實施的時候,有一天,老陳和李yang經理(兩位其實比我還年少1-2年),說公司主要做系統集成,認為醫療軟件這塊不重要,投入少,發展可能沒有前景,要不我們單干吧?盡管我是其中年齡最大的,但比起在醫療IT行業的閱歷,他們是老大。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既然下海了,也沒啥顧忌的,只要大家開心就行。何況1999年是萬眾創業、IT和互聯網大發展的風口,每個人都有一個創業夢。
創業班子只有四人,總經理李yang、陳某洲和我負責HIS軟件,騰某軍負責網絡服務器等系統集成。反正我不操心銷售,還是全心負責軟件、業務流程、數據準備的了解。直到某一天突然讓我帶著新招聘的工程師負責蘭州某三甲醫院的整體實施,感覺到責任重大,不僅是技術還有協調、組織、文檔、方案,一股腦涌來。初到蘭州還有些高反,頭昏睡不著覺,但很快就適應了,加上本地信息部門的配合,一切很順利,記得很深的是經常夜里一起吃2塊錢(2.5的是加肉的)的牛肉拉面。
“小衡,西安有個急活兒,你必須去一趟?!苯拥饺蝿?,我立刻動身,臨時放下了蘭州項目,人生第一次坐飛機從公交車站似的蘭州機場到了咸陽機場,開始了兼任更多任務的西安項目。我一人代表北京IBM技術團隊,組織協調甲方、乙方(集成方)工作。當時住在北大街,每天走過鼓樓鬧市去醫院上班。白天做項目管理,吃涼皮、肉夾饃,晚上改程序,第二年還順手帶走了乙方兩個不錯的實施工程師到北京。西安項目最大的收獲是項目管理,技術開發的同時需要項目規劃和執行,協調醫院各層關系,協調乙方技術團隊,成為項目的核心主心骨,初步嘗試了帶團隊。
2000年初春,乍暖還寒,我到北京西站,如期接到了承諾加盟的兩名西安技術工程師,都是二十出頭剛剛畢業的孩子,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感覺創業團隊也肩負了更多的責任。公司在海淀一個高檔小區租了140平米左右帶花園的一層,作為辦公地點。大廳是辦公區域,臥室是財務室和宿舍,人員也少許壯大了起來。
新的一年,正式從和光離職,開始了新的征程。
我的新任務——突破北京腫瘤醫院HIS項目。醫院有些復雜,當時只有住院結算處用了計算機,是foxbase編寫的,只是解決患者結算和報銷問題的結算程序,數據是人工根據醫囑進行錄入,可想而知數據的準確性。為此院領導希望能夠建設全院級的信息系統。和1996年相比,此時市面已經有了全院信息系統的雛形,但可能都不一定符合醫院的訴求,所以之后采取了合作研發模式,外包給了航天某知名研究所,但這個研究所做航天的事情在行,研發醫院信息系統卻是云里霧里,經過近一年開發,結果準備上線測試的時候完全不能符合醫院流程和要求。于是醫院決定重新選型,找成熟、先進、符合醫院流程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此時,我們團隊出現了。
TEAM LEADER李人很隨和,也很有人脈和溝通能力。告訴我,春節后到北京腫瘤醫院報到,組建項目組,由我全權負責,希望在逆境中有所突破。
當時的北大腫瘤醫院信息中心暫由院辦管理和組織協調,產品演示,項目溝通,都很順利,IBM HIS的理念和管理流程就是他們需要的,很快獲得了院方多名院領導和業務科室的肯定,好像還對我很熟悉,原來我在北京醫院運維的時候曾經帶領他們組團參觀交流過,算是建立了基礎的信任。
“多久能上線”,
“先搭建測試環境,進行產品和流程演示,并確定客戶化內容、數據準備、權限分配、安裝環境、培訓、上線。最好選擇兩個試用科室,先上住院,待數據和流程測試穩定后,再推廣全院,測試門診系統后,擇期上線。預計時間3個月(我咬了咬牙)。”
按照計劃有條不紊開展工作,幾乎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同樣是安裝調試、演示、測試、需求分析和確認、開發程序(90%自己承擔,因為新人還只能做非開發的雜事),每天都有新問題待處理,但每天都有成就感。
“2個科室不行,能不能4個科室”。
“行!”
“4個科室太少了,能不能全院科室一起上線”。
好吧,債多了不怕。
正式上線時間定在了2000年3月10日,星期五,剛過完春節,只剩不足一個月,滿打滿算準備時間才給了20多天。我的天呀!沒有什么不可完成的任務,醫院委派了院長助理幫著協調,院辦主任幫著組織,護理部主任非常支持和配合,還有物價、藥劑科、入出院處,幾乎所有的醫技科室都很配合。信息部僅有的幾個員工也一起努力安裝機器和環境,光護士操作培訓我硬講了三天課,嗓子都講不出話了,但全院護士小姐姐都認識了我,也是蠻開心的。
盡管出現了這個BUG和那個問題,但系統最終順利上線了,穩穩立住了。北大腫瘤醫院信息化有了零的突破。護士不用手抄醫囑本,不用抄寫領藥單了,然后藥房根據醫囑自動發藥、計價,現在看來很簡單的東西,真的有很大的突破。
項目團隊共五個人,支起了需求溝通、分析、程序設計和編碼、測試、上線、數據維護的所有工作。記得4月10號的時候,已經可以實現系統的科室核算(哈哈,發揮我在北京醫院積累的寶貴經驗),而過去都是手工的終末統計,臨床科室各種打架,住院處之前欠費數百萬,經過兩個月時間基本減少到了幾萬的級別。
成就感滿滿的同時,我的頭發量也明顯下降,看來這是程序員的宿命。
這期間,公司也有了不小的變化,有另外一個做HIS的團隊主動投奔而來,希望在一起干事情,他們做的是安特明HIS(軍惠系統源代碼),我和陳經理一起評估了,和IBM HIS各有特色,從此開始了雙產品模式。根據不同客戶需求上不同的HIS。在2000年,互聯網概念涌動,新浪、人人網、搜狐、雅虎、網易,不一而足,所有的企業都想和互聯網和IT蹭熱度,期望加持網絡概念股上市。我們的新公司很榮幸被著名的天上人間老板看上了,并進行了投資,小小的HIS公司辦公地點竟然搬到了寸土寸金的大北窯CBD,透過公司玻璃窗可以俯視國貿大廈。
人事部、開發部、項目部、銷售部、公司陡然成長到了近30人。因為初期沒有投入,也沒有所謂的收購后的分紅,我只知道薪水漲了千把塊錢。我還是干我的,還是一門心思的撲在了北腫項目里。
5月的一天,透過12樓護理示教室的窗戶,看到新落成的醫院宿舍大樓,和熙熙攘攘搬家的人群。我說,“如果醫院給我一套房,我就留醫院算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澳惝斦妫俊毙畔⒅行姆灯傅睦现魅螁栁?。我立刻回復:“可以啊?!睍r年媳婦剛剛懷有小孩,自己和父母還擠在一起,有自己獨立的住房一直是心里所愿。
?。ㄎ赐甏m)
作者簡介
衡反修,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信息部主任,醫院信息化相關開發、管理和規劃、項目管理26年,2004年開始從事臨床數據利用和研究工作。同時在國內十多個學術團體兼職,包括CHIMA副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醫院信息化分會副會長,醫療和臨床科研大數據專委會主任委員;北京衛生信息技術協會副會長等。承擔過國家級、市級、學會多項信息化課題研究,主編《醫療機構醫療大數據平臺建設指南》、參編醫學生十三五規培教材《智能醫學》等書籍、發表文章30余篇。
上一篇: 衡反修:三十年 HIS 風云——醫療信息化的堅守與創新(中)
下一篇: 周國鵬:多院區IT規劃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