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榮:數智驅動綜合績效管理體系構建與實踐
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規劃績效部王愛榮主任,在2024中國醫院質量大會——國考背景下醫院績效管理新趨勢分論壇上,做了主題為《數智驅動綜合績效管理體系構建與實踐》的報告。我們根據王愛榮主任發言整理形成以下文字,供讀者參考。
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成立于2005年(以下簡稱“申康中心”)。該中心是上海市委、市政府響應國家要求,在全國第一個探索醫院管辦分開改革的試點單位。
“我們在實踐中,圍繞‘兩個責任主體’的定位,探索構建了以戰略規劃為引領,以績效考核為抓手,以信息化為支撐的非行政化辦醫模式與出資人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王愛榮強調,績效管理是引導和評價公立醫院發展的重要工具,需要加強頂層設計,探索創新實踐,加強信息技術支撐。
一加強績效管理工作規劃
王愛榮表示:“在開展績效管理過程中,要以戰略規劃為引領,以績效管理為抓手,形成閉環管理。”
2006年,申康中心借鑒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開始進行市級醫院院長績效考核。但是,整個績效管理不是一成不變的,會根據國家醫改方向、上海市委、市政府對市級醫院的管理要求、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的醫改要求、國際頂尖醫院的管理借鑒等作為參考,動態調整績效管理引導方向、指標和方法。比如,申康中心于2021年構建了綜合績效管理體系(數智驅動績效評價促進與醫院日常管理深度融合),并于2022年創新構建臨床專科能力評價體系(基于醫療大數據的專科能力360°評價)。到目前,申康中心的醫院績效管理的體系架構已成型。
王愛榮談到,申康中心績效管理體系架構的引導方向是堅持公益性、保持高效率、調動積極性、發展可持續。它又細分為外部績效管理和內部績效管理,前者包括院長績效、專科績效和病種績效,后者主要是指醫院內部績效考核與分配制度。
二創新績效管理考核體系
在推進績效管理實踐中,申康中心采用院長績效考核、專科績效評價、病種績效管理和綜合績效管理等方式,構建了完善的市屬公立醫院考核體系。
自2006年起,申康中心連續18年實施三級醫院院長年度績效考核,按照公立醫院改革方向與內在運營規律,選取23項定量指標構建以公益性為核心、注重運行績效的指標體系,面向市級醫院公布、反饋,直接作為院長年度績效獎懲、選拔任用、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也是醫院年度工資總額預算核定的重要依據,由此正確引導公立醫院辦醫行為,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
在專科績效評價方面,申康中心采取了以下措施:完善了“醫院績效-專科績效-病種績效”的綜合績效評價體系;對標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要求,全面了解專科發展情況、優化學科布局,全力打造一批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優勢專科和特色專科,形成學科、專科尖峰,同時針對專科薄弱環節,強化“補短板”,推動市級醫院整體專科水平再上新臺階;促進醫院整體專科能力提升,為百姓提供更高服務、更優品質的臨床專科服務。對此,王愛榮強調:“在專科評價方面,我們優化了評價方法,完善了評價指標,拓展了評價對象,對標國家臨床專科能力評估辦法及評估手冊,依靠專家,服務臨床,實現臨床和管理協力,以評促進。”
申康中心持續推進病種績效評價,不斷推動業財融合,設立專科運營助理,開展病種成本核算及病種費用監測,2013年起開展同一病種院際間比較分析,最初設定了8個病種,到2023年共有322個病種。中心全面推進了24+2+1個病種(24個惡性腫瘤+腦卒中+胸痛+重癥)規范診療評估指標遴選和評估分析工作,完成24個試點瘤種與腫瘤舒緩治療的SOP和結構化電子病歷文本,創建了以患者為中心、一門式、全疾病周期管理的腫瘤病人綜合診療創新服務體系。
三搭建數據支撐平臺
在綜合績效評價方面,申康中心建立了基于大數據的綜合績效管理體系,制定了一套工作機制,打破部門間的壁壘,形成合力,從制度層面指導市級醫院建立了綜合績效管理體系,明確統一指標必須是同一定義、統一公示和同一數據來源,推動醫院內部多部門協同聯動,明確分工和流程。“申康中心內部各信息平臺全部打通,也要求市級醫院院內信息系統全部打通,指標體系全鎖定,不同系統內的同一指標必須是一個同樣的數據結果。”王愛榮介紹,申康中心以信息化為支撐,采取“一網統管、一屏觀醫”的方式,全面多維開展績效評價促進,建立了中心端+醫院端+業務融合模式,由績效考核評價轉向了智慧化綜合績效管理,包括:后勤運維評價與促進平臺、醫用設備評價與促進平臺、財務運營分析評價與促進平臺、醫療質量評價與促進平臺、臨床研究評價與促進平臺等,全方位保障績效管理的科學高效。
申康中心根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深入推進公立醫院綜合績效管理工作,中心借助信息系統,不斷加強數據治理,夯實數據質量,打通數據壁壘,聯通數據孤島,實現互聯互通,助力醫院數字化建設,賦能醫院高質量發展。
當今,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對績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要進一步強化績效管理內涵建設、加強內控管理和嚴控運行成本。“公立醫院要進一步強化功能定位,聚焦發展難題,利用前沿技術和科技創新,提升臨床服務能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與新質生產力的‘雙向奔赴’。”王愛榮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