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扶貧路上看基層醫院信息化建設(上)
5月下旬,我有幸參加某扶貧工作組,利用2周時間,跨越甘、青、川、藏等4省,檢查調研多家基層縣級公立醫院運轉情況(以二甲、二乙為主)。
期間,我一邊完成工作任務,一邊帶著學習的心態,觀察基層醫院信息化建設現狀,并給出自己的觀點。
由于時間、樣本、能力皆有限,不到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此文預計分三篇,先談驚喜,再說期待,最后談談自己的思考。
總體而言,此次所到醫院,信息化現狀和發展水平,超出預期。主要有以下幾個好的特點:
所到之處,用于支撐醫院主線業務正常運轉的信息化要素基本齊全。當然,除了各醫院自身的發展和進步,這也與基層醫院業務和流程相對簡單有關。
在基礎架構完善的同時,基層醫院信息化應用也不乏亮點。這里我想以“臨床路徑”為例說明,因為它很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每到一家縣級醫院,我都會抽時間試用科室的醫生工作站,或者觀察醫生使用,這大概也是一種多年養成的產品習慣吧。
從中發現,臨床路徑應用效果良好,不僅入徑率、變異率等指標不錯,而且醫務人員對于臨床路徑的評價總體不錯,以積極肯定為主。
這一點出乎我意料。在我印象里,臨床路徑作為一個“舶來品”,難免會水土不服,部分醫生對于臨床路徑這一概念仍是陌生的,甚至還有不少人對其懷有一定的抵觸情緒。
我的印象筆記中,收藏了一篇2016年末的文章,其中的觀點讓我印象深刻,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當時臨床路徑的尷尬處境:超三成基層醫療機構和村鎮醫生不了解臨床路徑。
那為什么在此次扶貧路上,我所看到的絕大部分基層醫院,對于臨床路徑的推廣和應用良好?
通過實地了解和思考,有以下兩點因素值得借鑒:
一是從定位上來說,基層醫療機構更需要臨床路徑:
人們形象地將臨床路徑比作GPS導航系統:導航系統設計的路線能夠保證你從起點A到達終點B,當然未必是從A到B的最短距離。臨床路徑就是對患者從住院到出院所要接受的各項醫療服務作出詳盡的安排,目的是讓同類病人得到相同的治療。
從這一點來看,對于基層醫療機構,特別是縣級醫院,臨床路徑管理更適合他們。因為大部分的多發病或者單純疾病,我們更希望的是在縣域內得到解決,縣級醫院通過臨床路徑作為引導,對于規范基層醫療機構,指引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生實施診療行為,應該是更有效的。
二是從落地來看,多方協作讓臨床路徑不再簡單粗暴,更貼合基層需求:
臨床路徑的推廣是一門技術活兒:其細化、完善與施行本身就需要臨床科室、臨床醫生的參與,這對管理者與醫生的規范化醫療習慣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但是,現狀是,在基層醫療機構里,不論是能夠制定或細化路徑的專家,還是對臨床路徑足夠了解且管理能力足夠的管理者,以及規范化習慣更好的醫生,都是稀缺資源。
這次出差我遇到的基層醫院,在最初推廣臨床路徑的過程中,也面臨上述問題,一度讓臨床路徑的推廣停滯不前。
后期,隨著醫共體模式的介入,各地幫扶醫療隊等優質資源的加入,形成了多方協作的常態化機制,局面得到了很好的改觀。各方共同努力,對臨床路徑的指導框架進行持續細化和調整,從而制定出更好用的臨床路徑方案。
所以,別小看“醫共體”這塊牌子,頂層設計對了,還是挺管用的。
一路走來,最大的感觸是,醫共體、醫聯體的推行,讓基層醫療機構加快融入了醫療生態鏈。對于醫療信息化來說,身處在生態之中,也嘗到了甜頭:
從個人來看,醫院能上的信息化項目更多了,自然而然,給信息科工程師練手的機會也多了,在項目實施中,工程師找準了自己的愛好和方向,不僅讓個人職業發展線路更為清晰,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日常運維帶來的疲憊,對這份工作以及自己的身份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存在感;
從科室建設來看,融入生態也讓基層醫院信息科告別了“游離于組織之外”的漂泊無定狀態,科室更有盼頭,更有動力,進取的同時也不再盲目,有了奮斗的方向、參照和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CHIMA在組織2020年全國衛生健康行業網絡安全技能大賽,我一直關注著這項賽事。在參賽名單和晉級名單中,不乏縣級醫院信息科的身影,便是很好的例證。
以上是出差期間的個人思考,由于時間、樣本、能力皆有限,不到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未完待續
https://djt.chima.org.cn
上一篇: 李楠:扶貧路上看基層醫院信息化建設(中)
下一篇: 深入探討基于FHIR的互聯互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