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信息科選修課(2):營銷
前言
《窮查理》里提到一個觀點,如果你想讓一個人變窮,只需要三個方法,其一便是:盡可能只從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歷去積累知識,千萬不要從其他人那里學習和分享。
《烏合之眾》一書中對群體有經典的描述:群體中的個體表現出來的特點之一是,個人的思想與情感因暗示的力量和相互傳染的作用而轉向一個共同的方向。
借用此理,當你置身于信息科這個群體時,你會不由自主的維護群體的利益,你眼里只有兩種人:懂二進制的和不懂二進制的。
這句話提醒了我,人不能只沉浸于自己熟悉和擅長的領域里,尤其是在醫院這樣一個專業繁多、講究人文的開放式環境中,以醫院信息科作為配角的身份,如果“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認二進制”,怕是既無益于個人職業成長,也會使得科室建設發展遇到瓶頸。
因此,便有了這個系列的文章,咱們聊聊醫院之中、技術以外的事,通過這些意識層面的探討,看看能否給各位同行的日常工作帶來一些思路。
之所以稱之為選修課是因為,技術是立身之本,這是毋容置疑的。
選修課(1)為同理心與洞察力,本文為(2):營銷。
先來聊一個人,楊柘。
此人的職場履歷比較豐富,分別在摩托羅拉、蘋果、三星、黑莓、華為、魅族等多家公司擔任市場營銷方面的管理職位。最近,楊柘加盟小米,擔任副總裁、中國區首席營銷官,負責中國區市場營銷戰略制定、品牌建設等工作。
巧合的是,楊柘在華為工作期間,我也剛好在用華為手機,我從用戶角度清晰地感受到,那幾年華為手機品牌風格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逐步擺脫了“理工男”的刻板印象,變得越來越洋氣。
例如:P7的宣傳語“君子如蘭”以及華為Mate 7的宣傳語“爵士人生”,這兩個廣告標語給包括我在內的不少網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華為成功走向高端化和這兩款產品的成功扯不開關系。而這背后,自然有楊柘不小的功勞。
我并不是楊柘的擁躉,我只是單純欣賞他的營銷理念。在我看來,楊柘的過人之處在于,他并不主張直接向消費者宣揚手機的參數和性能優勢等明面上的東西,而是通過為“冰冷的手機打造情感標簽”,在不經意間,將一款通訊工具從單純的功能訴求上升到價值理念、生活態度等層面,在這個層面與消費者達成一種精神上的溝通和心靈上的契合,進而帶來整體品牌價值的提升。
用他自己的話說:“不簡簡單單拿產品的功能當作鐵棍橫掃,這個大概是我給華為消費者產品品牌帶來的一個營銷最大的改變吧。”
楊柘的營銷策略為華為帶來了品牌價值的提升,自然而然地,其手機價格也水漲船高,我也就逐漸遠離了這個品牌。
盡管如此,楊柘的營銷理念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進而讓我想到了醫院信息科。
醫院信息科,作為一家工程師文化濃厚、技術主導的科室,很多時候都在默默無聞地跟機器打交道,服務的人群則是以臨床科室為主的高學歷人群。
捫心自問,信息科作為一個服務保障部門,活確實沒少干,但是留下了哪些深入人心的、值得讓用戶回味的元素?
我們是不是可以借鑒一下楊柘的營銷理念,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把活做得精致一些,為工作注入一點人文氣息,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溫度,傳遞更多的價值理念,獲得更多認可?
正當我在心里反復推敲這個念頭時,在CHIMA公眾號看到王力華主任的一篇文章:《小湯山醫院戰時信息中心抗疫掠影》。從文中,我意外地看到了一些與我想法契合的內容。
疫情期間,王力華主任帶領的信息科團隊,在爭分奪秒地完成小湯山醫院信息化建設任務的同時,留下了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細節:
比如為醫護人員加油鼓勁的HIS系統登錄界面,以及備注了信息中心報修電話等重要信息的客戶端桌面:
相信每一個使用者,都能從這些細節中,“意外地”感知到來自于一支IT團隊的情感關懷。
畢竟,在大多數人眼里,IT團隊大都是只會接受任務、解決問題的理工男。而王力華主任帶領的IT團隊,因為具有這種一邊解決問題、一邊傳播理念的營銷意識,使得他們經手的工作變得有溫度,也因此被更多人銘記。
這個案例也讓我想到自己剛工作時的經歷,那時我在一家小醫院工作,小到醫院連信息科都沒有,只有一個網絡室。而我是當時網絡室唯一的員工。
有一天我剛把一套修好的機箱搬到護士站,趴在地上接好線,起身點亮屏幕,正好遇到院領導下科查房。
在工作場景與領導不期而遇讓我又驚又喜,灰頭土臉的我自然希望得到領導的認可,我甚至準備好了回應領導表揚的臺詞:不辛苦,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但是,剛剛點亮的電腦桌面上,一張周杰倫的壁紙格外扎眼,估計科里哪位小護士是周杰倫的粉絲,為了表達對于偶像的愛慕之情而私自設置的。
意外出現的“周杰倫”成功吸引了領導的注意力,他皺著眉頭,指了指屏幕,沖我說:科里的辦公電腦用這種壁紙不太好吧,你們網絡室也不管管?
多年后看到王力華主任的案例,再想起這段往事,我感到慚愧和遺憾:如果當時自己有營銷意識,先下手為強,把桌面壁紙也設置成類似于上文中那樣,就可以扭轉局面,為自己的工作和人設增光添彩。
可惜自己當時缺乏這種意識,只知道悶頭干活,電腦是我維護的,機箱是我裝的,按理說屏幕也應該是我的“主場”;恰恰因為我缺乏營銷意識,我的“主場”才會被科里的小護士盯上,我錯失的機會,卻成了一位周杰倫粉絲的宣傳陣地,最后背鍋的人還是我。
營銷是一門聊不完的藝術,限于篇幅和自己能力有限,只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最后,關于營銷,我想說兩點個人看法:
一是宣傳和營銷的區別。
此文通篇都在說營銷,有些朋友可能會說,你想表達的意思,不就是要做好科室的宣傳工作嘛?還整那么復雜,又是華為又是小湯山醫院的。
實際上,就我所理解,宣傳和營銷的理念很不一樣。
常見的宣傳,大都是一種刻意的傳播。比如你在醫院公眾號發布一篇“信息科圓滿完成***任務”的新聞,一眼就能看出來新聞發布者的真實意圖。
再比如很多公眾號的文案,一看那夸張的標題便知道,內容很可能要帶貨或者賣課,總之肯定會在文章里夾帶點私貨,讀者也就沒多少興趣再往下看了。
當宣傳方的小心思被精明的用戶一眼看穿,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
相比之下,營銷就顯得高明很多,不刻意凸顯自己,不流露真實意圖,更多的是在工作中埋下線索,讓有心人去發現。
二是適度營銷,主次分明。
營銷這事兒,不太好量化和掌控,如果拿捏不好,很容易成為“反向營銷”,得不償失。
比如,很多做語音識別和同聲傳譯的廠家,都喜歡把自家產品投放在重要會議場合,我在《我對醫院信息科工作的一點思考》中,就提到這樣一個營銷案例:一場醫院管理的學術會議上,大屏幕下方的同聲傳譯字幕,憑借良好的翻譯表現,意外成為現場微信群里的討論熱點,在眾多潛在客戶面前秀了一把肌肉,達到了很好的營銷效果。
但是,類似這樣的營銷模式,如果產品力不夠過硬,或者營銷方式不當,“現場翻車”的情形也不少見:同樣是同聲傳譯,就有廠家的產品選擇了博鰲亞洲論壇這樣的重要場合作為自己的“首秀”,結果因為會議本身的關注度太高,翻譯結果又與預期相差太遠,得到了很多批評和質疑,既不利于企業形象,也不利于一款初創產品的長遠發展。
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后來一提到這個產品,很多人就會調侃,哦,就是當年某某會議上現場翻車的那個啊?
以上便是我對于信息科是否應該具備營銷意識的一些看法,不到之處,還請批評指正,如果各位同行和科室有好的營銷案例和理念,也請留言分享,不勝感激!
上一篇: 馬麗明:推動新一代醫院信息系統建設,支撐醫院未來發展
下一篇: 于雪梅:醫療數據安全風險識別與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