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屬醫院互聯網診療開展情況調查
為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滿足疫情期間患者的就醫需求,北京積極推進市屬醫院互聯網診療建設。2020年3月,北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療保障組發布《關于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醫療服務工作的通知》,提出各醫療機構要積極采取信息化手段,加強互聯網+醫療服務,優化診療服務方式。通過電話語音咨詢、網上咨詢、互聯網復診、預約檢查、藥品預約配送等服務,多渠道滿足群眾就醫需求。本文以北京市屬醫院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北京市屬醫院互聯網診療開展情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依托于北京市醫管中心,分別對北京22家市屬醫院及其醫務人員發放網絡調查問卷,調查對象按要求填寫,課題組在問卷星平臺對問卷填寫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①醫院問卷:醫院問卷進行普查,共計22份,包括開展情況、復診概念認識、存在問題等。②醫務人員問卷:對已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的醫院,為患者提供互聯網診療服務的醫生、護士、藥師均需填寫;暫未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的醫院,按照醫生︰護士︰藥師5︰1︰1的比例組織填寫,填寫總人數不少于70人;填寫包括人群基本特征,從事診療基本情況,對互聯網診療的選擇意愿、看法、建議等。
1.2.2 統計學分析。截至2020年12月31日24:00,共收到醫院問卷22份,醫務人員問卷1587份。通過問卷星平臺導出問卷數據,用Excel和SPSS 26.0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頻數、百分比描述調查對象的一般資料。
2 北京市屬醫院互聯網診療發展概況
2.1 市屬醫院概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北京市屬22家醫院中已有20家通過審核,獲批互聯網診療資質。服務人次高達123703,其中診療人次為93946,咨詢人次為29757,藥品配送例數25577例。在醫務人員配備方面,20家市屬醫院共配備互聯網診療醫生2540名、護士63名、藥師441名。見表1。
表1 北京市屬醫院互聯網診療概況
將綜合醫院與專科醫院進行對比發現,在醫院數量相當的情況下,專科醫院參與醫師數量更多,其互聯網診療的服務人次數和藥品配送例數遠遠超過綜合醫院。可見,在北京市屬醫院中,專科醫院是開展互聯網診療的主力軍。
對各醫院開通互聯網診療服務以來各年齡段患者就診人次進行統計分析,發現目前41~65歲患者是市屬醫院互聯網診療的主要參與群體,占比達45%;其次為19~40歲的患者,占比27%;18歲以下和66歲以上群體參與互聯網診療比例相對較低。可見,互聯網診療的主要對象為19~65歲群體。
2.2 市屬醫院醫務人員概況
在接受調查的1587名醫務人員中,女性占比74.73%,學歷以本科及以上為主。醫生是主要調查群體,占總調查對象的66.48%。
3 醫務人員參與互聯網診療基本情況
對醫務人員從事互聯網診療時間進行調查發現,63.33%的醫務工作者表示沒有從事過互聯網診療。在從事互聯網診療的醫務人員中,大部分從事時間在6個月內,從事互聯網診療超過10個月的僅占調查對象的7.88%;對醫務工作者診療過的患者人次進行統計,在參與互聯網診療的724位醫務人員中,有62.85%的醫務人員表示互聯網診療看過的人數在50人次以內,13.95%的醫務人員表示互聯網診療看過的人數在51~100人次,僅有11.74%的醫務人員表示互聯網診療看過的患者人次在200以上;對醫務人員通過互聯網診療看過患者疾病種類數量進行調查,有48.2%的調查對象表示在3種以內,32.32%的調查對象表示在4~6種,僅有11.46%的調查對象表示在10種以上。在出診醫務人員的互聯網診療時間安排上,36.24%的醫務人員是醫院統一安排,有41.88%的醫務人員是科室統一安排,僅有21.88%的醫務人員是自己安排。
截至2020年底,互聯網診療從業醫務人員數量較少,對于其未參與互聯網診療的原因尚需進一步深入研究。參與互聯網診療的醫生,大多從事時間較短,看診人數較少,北京市屬醫院互聯網診療從業醫生目前大多缺乏互聯網診療從業經驗;80.52%的醫生表示,目前通過互聯網診療看過的疾病種類在6種以內,可見目前互聯網診療應用還不夠廣泛;78.12%的醫務人員表示參與互聯網診療出診時間由醫院或科室統一安排,可見醫生參與互聯網診療的積極性有待提高。
3.1 醫務人員對互聯網診療意愿及認知
通過調查醫務人員意愿從事互聯網診療的單位,有90.04%的醫務人員表示愿意在本人所在工作單位從事互聯網診療;對目前互聯網診療內容,74.17%的醫務人員認為互聯網診療內容應該動態調整,應該允許不同醫院的內容多元化;59.36%的醫務人員認為,即使不是常見病及慢性病,出院后隨診也可以通過互聯網診療實現;43.23%的醫務人員認為互聯網診療在大醫院應該開通部分疾病的首診;36.04%的醫務人員認為互聯網診療只能對慢病復診開放,但應該放在一級醫院、二級醫院;對于互聯網診療藥品的開展,藥方的審核、配送、線上處方藥品種類難以把握,以及醫院增加醫院藥占比的顧慮都是其開展的難點。
醫務人員對互聯網診療的工作單位達成共識,絕大部分醫務人員都愿意在本人所在單位從事互聯網診療。可見,2018年發布的《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中框定互聯網診療只能由醫療機構利用在本機構注冊的醫師展開這一政策具有較強的前瞻性與科學性。大部分醫務人員認為互聯網診療內容應該動態調整、應該允許不同醫院的內容多元化,可見目前互聯網診療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醫務人員對互聯網診療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應進一步推進互聯網診療的深入開展。
3.2 醫院、醫務人員對復診概念的認識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目前對于復診范圍的界定,醫院、醫務人員的認識還不統一。80.97%的醫務人員認為應該是因同一疾病在同一科室診治過;46.63%的醫務人員認為因同一疾病在同一醫院診治過;還有33.71%醫務人員認為在同一科室,曾經診治過其他疾病也可納入復診范疇。有近80%的人認為復診應該發生在同一醫院。對于互聯網診療復診患者的時間界定,絕大部分醫療機構認為應該在半年內,但也部分醫院認為應該在3個月內或1年內;47.76%的醫務人員表示1個月內再次因同一診斷就診屬于復診,23.38%的醫務人員表示3個月內再次因同一診斷就診也屬于復診,3.65%的醫務人員表示半年內再次因同一診斷就診亦可納入復診范疇,2.71%的醫務人員表示復診范疇可以擴大為1年內再次因同一診斷就診;還有17.52%的醫務人員認為應該嚴格按醫保規定來明確定義復診。
目前醫院、醫務人員、患者對復診概念的認識不統一。2018年發布的《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中對互聯網診療做了相關規定。互聯網診療是指醫療機構利用在本機構注冊的醫師,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和“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但對于復診的概念尚缺乏明確的范圍界定,要在充分考慮病人獲得服務的可及性和效率的前提下盡快明確復診的概念范疇。
3.3 醫務人員對北京市互聯網診療醫事服務費的認識
對于互聯網診療醫事服務費,70.51%的醫務人員認為應該根據醫師職稱分開不同的費用標準,49.34%的醫務人員認為應該根據醫師出診時間為工作時間還是業余時間分開不同的費用標準,44.8%的醫務人員認為應該根據不同級別醫院而分開不同的費用標準,26.97%的醫務人員認為應該和線下收費標準一致,23.31%的醫務人員認為應該讓醫院自主定價,僅有15.82%的醫務人員認為統一50元標準合理。
大部分醫務人員認為目前互聯網診療醫事服務費不合理,應進一步調整。當前北京市互聯網診療醫事服務費較低,無法對互聯網診療從業醫生形成有效激勵。為提高互聯網診療醫師積極性,吸引高年資專家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保障線上高質量的專家醫療服務,建議應當制定比較合適的收費標準,如線上線下統一收費標準,或根據醫生職稱不同、工作時間出診與休息時間出診等采取不同的收費標準。對于初級職稱的醫生,可采取參與互聯網診療經驗等同基層工作經驗等方式,對醫務人員參與互聯網診療形成有效的激勵。
3.4 醫務人員對目前互聯網診療的建議
對于互聯網診療的進一步發展,62.63%的醫務人員建議不要限制互聯網診療只針對復診患者,應該由醫生決定線下或線上處理;55.45%的醫務人員建議慢病復診相對簡單,功能應該在基層醫院實現;54.38%的醫務人員建議國家應該鼓勵發展互聯網診療,方便患者就診,減少線下醫生負擔;42.34%的醫務人員表示就互聯網診療過程,患者有可能全程錄像,介意這一點。
總的來看,大部分醫務人員支持互聯網診療的發展。在初級階段,醫生希望獲得更多的自主權,可根據患者病情需要自行決定線上還是線下診療。另外,互聯網診療中對于慢病等的復診,建議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實現其功能。最后,醫務人員對參與互聯網診療的顧慮和希望在方便患者就醫的同時也減輕線下醫生負擔的訴求,應在推進互聯網診療發展進程中加以考慮。
來源:《中國醫院》雜志2021年12月刊
作者:張鴻文、劉立飛、曹艷林等
單位: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等